[拼音] hòu gù zhī huàn
[释义] 顾:回视;后顾:回过头照顾。指来自后方或家里的忧患
[出处] 《旧五代史·唐书·末帝纪》:“卢文纪劝帝驻河桥,庚赞华为契丹主,以兵援送入蕃,则契丹主有后顾之患,不能久驻汉地矣。”
[拼音] hòu gōng qián jù
[释义] 倨:傲慢。以前态度傲慢,后来恭敬有礼。形容前后态度截然不同
[出处] 明·孙仁孺《东郭记·殆不可复》:“这的是舔痔吮痈,后恭前倨,奴颜婢膝。”
[拼音] kǒng hòu wú píng
[释义] 怕以后没有个凭证。旧时契约文书的套语,常与“立次存照”连用。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委是自行情愿,即非相逼。恐后无凭,立此文约为照。”
[拼音] xiān xíng hòu wén
[释义] 犹先斩后奏。
[出处] 《后汉书·酷吏列传》:“故临民之职,专事威断,族灭奸轨,先行后闻。”
[拼音] miàn cóng hòu yán
[释义] 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蒋婉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
[拼音] nìng wéi jī kǒu,wù wéi niú hòu
[释义] 宁:宁愿;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二回:“生员虽贫士也,语云,‘宁为鸡口,勿为牛后。’岂有圣门弟子,贪纨袴之膏粱,而乱朝廷之名教者乎!”
[拼音] qián bá hòu máo
[释义] 《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毛传:“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疐其尾,进退有难。”后以“前跋后疐”喻进退两难。
[出处] 宋·司马光《言医官札子》:“今闻诊御脉者,常以十数,工拙相杂,是非混淆,发言进药,更相倚仗,前跋后疐,左瞻右顾。”
[拼音] xiān zhǎn hòu wén
[释义] 原指臣子先把人处决了,然后再报告帝王。现比喻未经请示就先做了某事,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向上级报告
[出处] 元·无名氏《十探子》第三折:“今奉圣人的命,敕赐势剑金牌,教小官便宜行事,先斩后闻。”
[拼音] qián zhān hòu gù
[释义]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出处] 清·梁章钜《归田琐记·七十致仕》:“死期将至,尚留金紫之班,而必至日暮途远,夜行不休,前瞻后顾,无所栖归,不亦太可怜乎!”
[拼音] tōng qián chè hòu
[释义] 从开头到结尾。全部,整个。
[出处]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经四》:“大凡读书须要通前彻后看,故得圣人之意。”
[拼音] xiān huā hòu guǒ
[释义] 旧时比喻先生女后生男。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生下三女一男:儿子名承祖,长女名玉英,次女名桃英,三女名月英。元来是先花后果的,倒是玉英居长,次即承祖。”
[拼音] cháng lǜ hòu gù
[释义] 顾及未来而作长远打算。
[出处] 宋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方今公卿大夫,莫肯为陛下长虑后顾,为宗庙万世计。”
[拼音] xiān duàn hòu wén
[释义] 谓先处理后奏闻。
[出处] 《北史·宇文护传》:“护第屯兵禁卫,盛于宫阙,事无巨细,皆先断后闻。”
[拼音] ěr hòu fēng shēng
[释义] 形容驰驱迅速
[出处] 《梁书 曹景宗传》:“觉耳后风生,鼻头出火,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
[拼音] fù qián jiè hòu
[释义] 覆:倾覆;戒:防备。指前面事情的失败可以为后面事情的借鉴
[出处] 《旧唐书·王方庆传》:“览古人成败之所由,鉴既往存亡之异轨,覆前戒后,居安思危。”
[拼音] guāng qián qǐ hòu
[释义] 犹光前裕后。
[出处] 明·王九思《绣停针·寿康对山太史》套曲:“名已就,子亦有。凤毛麟角,光前启后。”
[拼音] xiān xiào hòu hào
[释义]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后以“先笑后号”指命运先吉后凶。
[出处] 《易·同人》:“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拼音] méi tóu yǎn hòu
[释义] 指眉眼间的神色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9卷:“是日那里还有心想看春会?只个个撺哄赵娘子,看他眉头眼后罢了。”
[拼音] tōng qián chè hòu
[释义] 见“通前彻后”。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只要这等通前澈后一算,就知道这书不是脱岔露空了。”
[拼音] wǎn shēng hòu xué
[释义] 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出处] 《宣和书谱·庾翼》:“庾翼为当日书家名流所推先如此,其自许亦自高,要是,其所得非晚生后学浅浅所能追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