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ái míng yǐn xìng
[释义] 隐:隐瞒。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出处]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八卷:“后遂化鹤回家,埋名隐姓,生下你兄弟姊妹,幸今都已长成。”
[拼音] míng lì shuāng shōu
[释义] 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但愿吾兄从此一帆风顺,升官发财,各式事情都在此中生发,真是名利双收,再好没有。”
[拼音] míng fú qí shí
[释义] 见“名副其实”。
[出处] 茅盾《全运会印象》:“那边的‘国术场’还有一个老头子穿了长衫舞刀,这在中年太太之流看来,还不是名符其实的‘大杂耍’么?”
[拼音] luó zhī zuì míng
[释义] 指捏造罪名,陷害无辜的人。
[出处] 《旧唐书·来俊臣传》:“招集无赖数百人,令其告事,共为罗织,千里响应。”
[拼音] diào míng qī shì
[释义] 作伪求取虚名,欺骗世人
[出处] 清 郑燮《潍县寄舍弟墨第四书》:“不过挪移借贷,改窜添补,便尔钓名欺世。”
[拼音] diào yù gū míng
[释义] 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沽:买。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出处] 《管子·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拼音] qiú míng qiú lì
[释义] 追求名利
[出处] 宋·孙惟信《水龙呤·除夕》:“祷告些儿,也都不是,求名求利。”
[拼音] míng biāo qīng shǐ
[释义]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出处]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老宰辅,你若存的赵氏孤儿,当名标青史,万古流芳。”
[拼音] míng mù fán duō
[释义] 指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回:“还有学生卫兵,女子精武军,及男女赤十字会,名目繁多,数不胜数。”
[拼音] fù guì gōng míng
[释义] 富贵:有钱有势;功名:科举应试取中而做官。指既有财势又官位显赫
[出处] 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2回:“富贵功名,吾与兄自有,何必拘拘于此?”
[拼音] gǎi míng huàn xìng
[释义] 改换了原来的姓名。
[出处] 宋 朱熹《答孙敬甫》:“不必如此隐讳遮藏,改名换姓,欲以欺人,而人不可欺。”
[拼音] gèng míng gǎi xìng
[释义] 见“变名易姓”。
[出处]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诈传着阿妈将令,着存孝更名改姓,调唆的父亲生嗔,要了头也是干净。”
[拼音] gōng míng fù guì
[释义] 指升官发财。
[出处] 唐·李白《江上吟》:“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明·洪应明《菜根谭·应酬》:“功名富贵,直从灭处观究竟,则贪恋自轻;横逆困穷,直从起处究由来,则怨尤自息。”
[拼音] gōng míng lì lù
[释义] 名利地位。
[出处] 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只因功名利禄得不到保障,所以他们便想到要和流寇苟合,铤而走险。”
[拼音] gū míng yāo yù
[释义] 沽:通“酤”,买;邀:求得。以不正当的手法博取名誉
[出处] 《清史稿·迈柱传》:“若此税不当收,潢当请豁免,何得以公指代完,沽名邀誉?”
[拼音] tí míng dào xìng
[释义] 提、道:说。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这里老太太才说这一个,他又来提名道姓的了。”
[拼音] míng bù xū lì
[释义] 谓宜有此盛名,果然不虚妄。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名不虚立,士不虚附。”
[拼音] míng shì fēng liú
[释义]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方术传论》:“汉世之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拼音] mò kě míng zhuàng
[释义] 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指事物极复杂微妙,无法描述。
[出处] 明 刘基《松风阁记》:“草虫鸣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
[拼音] mù míng ér lái
[释义] 指仰慕名声而来
[出处] 《人民日报》1982.3.14:“不少中外旅游者纷纷慕名而来,西安更成了世人瞩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