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ēn tóng zài zào
[释义] 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性命一样。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5回:“倘出此关,不啻恩同再造。将来如有出头之日,莫非伯伯所赐了。”
[拼音] qíng tóng yī jiā
[释义] 比喻情谊深厚,如同一家。
[出处] 《梁书·萧子恪》:“我与卿兄弟,便是情同一家。”
[拼音] běn tóng mò yì
[释义] 本:本原。末:末流。比喻事物同一本原,而派生出来的末流则有所不同。
[出处] 晋 卢湛《赠刘琨书》:“盖本同末异,杨朱兴哀。”
[拼音] xūn yóu tóng qì
[释义] 香草和臭草收藏在同一个容器内。比喻好人与坏人共处。薰:香草;莸:臭草。
[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致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
[拼音] ēn tóng zài shēng
[释义] 恩:恩德。比喻恩情极大,像使自己再生一样
[出处] 刘流《烈火金刚》第17回:“他不愿意离开他这个恩同再生的母亲。”
[拼音] yì tú tóng guī
[释义]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拼音] hǎo è bù tóng
[释义] 爱好和憎恶各不相同。形容人的志趣、志向和思想感情各异。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公卿大夫,好恶不同。”
[拼音] yì qǔ tóng gōng
[释义] 异:不同的;曲:曲调;工:工巧;精致。不同的曲调;却同样的美妙。比喻事物的内容或形式虽然不一样;但却是同样的出色。也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也作“同工异曲。”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拼音] lù lì tóng xīn
[释义] 戮力:合力;同心:齐心。齐心合力。形容团结一致。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三年》:“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拼音] tóng gōng yì qǔ
[释义] 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讲》:“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拼音] shì tóng lù rén
[释义] 路人:过路人,指素不相识的人。看做路上遇到的陌生人。指与亲人或熟人非常疏远。
[拼音] tóng qì xiāng qiú
[释义] 比喻志趣相同的人自然结合在一起。
[出处] 《周易 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拼音] tóng guī shū tú
[释义] 归:归宿;殊:不同;途:道路。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
[出处] 《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拼音] māo shǔ tóng mián
[释义] 猫同老鼠睡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
[出处] 《新唐书 五行志一》:“龙朔元年十一月,洛州猫鼠同处。鼠隐伏象盗窃,猫职捕啮,而反与鼠同,象司盗者废职容奸。”
[拼音] tóng xīn yī dé
[释义] 同“同心同德”。
[出处] 明·李东阳《跋鹤山魏先生书真迹》:“君臣上下同心一德,则平居有所裨益,缓急有所倚仗。”
[拼音] qīng zhuó tóng liú
[释义] 清水和浊水一渠同流。形容美丑、善恶混杂,好坏不分。
[出处] 《晋书·刘毅传》:“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清浊同流,以植其私。”
[拼音] jiǒng hū bù tóng
[释义] 见“迥然不同”。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我们所弹的曲子,一人弹与两人弹,迥乎不同。”
[拼音] tóng qì lián zhī
[释义] 比喻同胞的兄弟姐妹。
[出处]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拼音] tóng xīn lù lì
[释义] 指齐心合力。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灵帝纪》:“太后新摄政,政之巨细,多委陈蕃、窦武,同心戮力,以奖王室。”
[拼音] hé guāng tóng chén
[释义] 和;同:一起;混同;光:荣耀;尘:尘俗。指把光荣与尘浊同样看待。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和其光,同其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