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piàn yán zhī yǔ
[释义] 片言:简单短少的几句话;只语:单个的字、词。短而小的几句话或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出处] 明 袁宗道《李卓吾》:“读翁片言只语,辄精神百倍。”
[拼音] piàn yán zhǐ zì
[释义] 不多的几句话,极少的几个字。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出处] 晋 陆机《谢平原内史表》:“片言只字,不关其间;事踪笔迹,皆可推校。”
[拼音] zhǐ zhēng zhāo xī
[释义] 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出处] 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拼音] xíng dān yǐng zhī
[释义] 形容孤独;没有同伴。形:身体;单:孤单;影:身影;只:指单独。
[出处] 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唯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拼音] gū shēn zhī yǐng
[释义] 形容孤单一人
[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拼音] piàn zhǐ zhī zì
[释义] 指零碎的文字材料;也指简短的书信。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得其片纸只字者,重如拱璧。”
[拼音] luán zhī fèng dān
[释义] 孤独的鸾凤。比喻夫妻或情侣离散后的孤单情形
[出处] 明 高濂《玉簪记 合庆》:“恨当初鸾只凤单,喜今日夫荣妻显。”
[拼音] zhī yán piàn yǔ
[释义] 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
[出处] 张洁《沉重的翅膀》:“让谁听了只言片语,给你来个断章取义,你受得了吗?”
[拼音] zhī zì bù tí
[释义] 只:一个。一个字也不谈起。比喻有意不说。
[出处] 冰心《关于男人》:“至于儿女们的出生年月和名字,竟是只字不提。”
[拼音] xíng zhī yǐng dān
[释义] 同“形单影只”。
[出处] 明·高明《琵琶记·丹陛陈情》:“但臣亲老鬓发白,筋力皆癯瘁。形只影单,无兄弟,谁奉侍?”
[拼音] bié jù zhī yǎn
[释义] 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比喻有独到的见解。
[出处] 宋 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拼音] xíng gū yǐng zhī
[释义] 同“形单影只”。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我上京听选,留贤妻在家形孤影只。不若同到京中,百事也有商量。”
[拼音] sān zhī shǒu
[释义] 扒手,小偷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38章:“庙会期间上布施的人不断头,得有个人来监视‘三只手’。”
[拼音] dú jù zhī yǎn
[释义] 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力。形容看待问题目光敏锐;见解新颖、深刻。
[出处] 宋 杨万里《送彭元忠县丞北归》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拼音] piàn wén zhī zì
[释义] 指少数的几句话语
[出处]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争解元》:“孜孜以荐贤为急务,虽州里白丁,片文只字求贡于有司者,莫不尽礼接之。”
[拼音] fèng zhī luán gū
[释义] 只:单独。鸾:传说是凤凰一类的鸟。凤和鸾比喻夫妻。单只的凤,孤独的鸾。比喻夫妻离散。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拼音] zhī shēn gū yǐng
[释义] 只:单独的。指孤单一人。亦作“只影孤形”、“只影单形”。
[出处] 宋·葛长庚《水龙吟》词:“人间天上,喟然俯仰,只身孤影。”
[拼音] piàn lín zhī jiǎ
[释义] 犹片鳞半爪。
[出处]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昔惟闻海上诸君子传,传诵其诗,有‘入市无屠狗,骄人让沐猴’之句,深以片鳞只甲为憾。”
[拼音] piàn yán zhǐ cí
[释义] 犹片言只字。少量的文字。
[出处] 易宗夔《〈新世说〉序》:“酷嗜临川王之书,以彼片语只辞别具炉锤,自甘吻颊,非凡响所能及耳。”
[拼音] gū xíng zhī yǐng
[释义] 孤:单独。形容孤单一人,无亲无友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你看碧梧翠竹影凄凉,孤形只影空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