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ái fà dān xīn
[释义] 丹心:赤诚之心。形容年迈苍老,仍然怀有一颗赤诚之心。
[出处] 《汉书 苏武传》记载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十九年,丹心一片,及还,须发皆白的故事。
[拼音] fā táng zhī qǐng
[释义] 发:发放;棠:齐国地名,积谷之处;请:请求。原指孟轲劝请齐王发放棠邑粮食赈济饥民。后指请示赈济。
[出处] 《孟子·尽心下》:“齐饥,陈瑧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
[拼音] fā zhèng shī rén
[释义] 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出处] 宋·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方是时,二圣在位,发政施仁,惟恐不及。”
[拼音] háo fà wú yí
[释义] 毫:细毛;发:头发;毫发:比喻细微;遗:遗漏。形容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漏
[出处] 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致有差误,圣明所监,毫发无遗,恕臣不逮。”
[拼音] pī fà tú xiǎn
[释义] 徒跣:赤脚步行。披散头发,赤脚走路。形容悲痛到极点
[出处] 《魏书·徒何慕容廆传》:“及葬,熙被发徒跣步从。”
[拼音] bù fěi bù fā
[释义]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出处]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拼音] fā zōng zhǐ shì
[释义]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出处]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拼音] fēng fā quán yǒng
[释义] 风发:形容迅速猛烈;涌:向上冒出。大风刮起,喷泉涌现。比喻多种力量或事物并发,发展迅速,声势大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8回:“两样功夫互乘,属题构思,竟成了风发泉涌。”
[拼音] fā wēi dòng nù
[释义] 威:威力,威风。发威风,动怒气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5回:“你们太闹的不像了,她是个姑娘家,不肯发威动怒。”
[拼音] fā qián chǎn yōu
[释义] 潜:潜伏;幽:隐藏。阐发沉渐深奥的事理
[出处]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述异·桃花夫人示梦》:“此翰苑笔也,聊赠一枝,以报发潜阐幽之厚意。”
[拼音] fā fèn zì lì
[释义] 发愤:下决心,立志;厉:磨砺。立志磨炼自己
[出处] 章炳麟《与刘揆一书》:“夫处阴极玄黄之世,材者宜发愤自厉,复我种族。”
[拼音] fēng fā yùn liú
[释义] 指文章笔锋犀利,情韵欲流。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
[拼音] hè fā sōng zī
[释义] 白色的头发,松树的姿态。形容人虽老犹健。
[出处] 金·元好问《紫微刘丈山水为济川赋》诗:“千章古木散岩谷,鹤发松姿馀典刑。”
[拼音] huá fà cāng yán
[释义] 颜:容颜。头发花白,面容苍老。形容老年人的相貌
[出处] 宋·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拼音] lí méi ài fā
[释义] 眉发俱白。形容年高。
[出处] 清·檗子《聊斋志异侠女篇弹词》:“其子后来镜下芙蓉人及第,祖母尚梨眉艾发寿而康。”
[拼音] mén xì fā xià
[释义] 扪:摸;罅:裂缝。寻找缝隙。指寻找可乘之机
[出处] 宋·王令《答刘公著微之书》:“今夫人爵,人之求者,犹研精苦思,扪隙发罅,以窥求门户,虽所学固不中节,然张巧射中之心不为不勤矣。”
[拼音] pò jiān fā fú
[释义] 揭露隐藏的坏人。
[出处] 宋·范仲淹《宋故卫尉少卿分司西京胡公神道铭》:“徙陇城郡,历比、驾二部外郎,在郡未几,破奸发伏,有神明之号。”
[拼音] pī fà fù yīng
[释义] 被:通“披”,散乱;附膺:拍胸。披散头发捶拍胸脯。形容十分悲愤痛心
[出处] 唐·杨炎《灵武受命宫颂序》:“臣等若不克所请,与亿兆之众将被发附膺号于天而诉于帝矣!”
[拼音] fà nù chuān guān
[释义] 毛发竖起的样子。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出处] 三国 魏 曹植《鼙舞歌五首》之五:“张目决眦,发怒穿冠。”
[拼音] fà zhí chuān guān
[释义] 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出处] 《淮南子 泰族训》:“荆轲西刺秦王,高渐离、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闻者瞋目裂眦,发植穿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