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í nì hū chuán
[释义] 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
[出处] 《典略》:“臣闻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溃痈虽痛,胜于养肉,及溺呼船,悔之无及。”
[拼音] wú suǒ bù jí
[释义] 没有地方不能达到。
[出处] 《鹖冠子·环流》:“故命无所不在,无所不施,无所不及,时或后而得之命也。”
[拼音] jí dì chéng míng
[释义] 及第:科举时代考试中选。通过考试并得到功名。
[出处] 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三折:“学士怎肯似那等穷酸恶醋,得一个及第成名,却又早负德辜恩。”
[拼音] rǎng jī jí gǔ
[释义] 比喻侵及腹地。
[出处] 汉·扬雄《法言·重黎》:“是以四疆之内,各以其力来侵,攘肌及骨,而赧独何以制秦乎?”
[拼音] móu jí shù rén
[释义] 谋:计谋,商议;庶人:百姓。与老百姓商量国家大事。比喻广泛征求意见
[出处] 《尚书·洪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
[拼音] bù jí zhī fǎ
[释义] 指不适用的法规。
[出处] 《庄子·拼拇》:“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乎?”
[拼音] guǐ kǎn jí mǐ
[释义] “狧”念shì。比喻逐步侵蚀渐及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