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uò huǒ jī xīn
[释义] 厝:同“措”;放置;薪:柴草。把火置放在堆积的柴草下面。比喻潜隐着极大的祸患。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拼音] jī xīn cuò huǒ
[释义] 薪:柴草;厝:同:“措”,放置。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隐藏着很大的危险,后患无穷。
[出处] 《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拼音] wú dì zì cuò
[释义] 犹无地自容。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夙宵战怖,无地自厝。”
[拼音] wǔ fāng zá cuò
[释义] 谓各地方的人杂居一处。形容居民复杂。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是故五方杂厝,风俗不纯。”
[拼音] bào huǒ cuò xīn
[释义] 厝:同“措”,置放。薪:柴火。把火放在柴草底下。比喻危机即将出现。
[出处] 语出《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拼音] cuò huǒ liáo yuán
[释义] “厝”念cuò。放火燎原,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兵部·西南诸捷》:“惟近日东北用兵,聚三大帅娄十万众,尽没辽水,坐成厝火燎原之势,差为不竞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