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ī kǔ nài láo
[释义] 耐:受得起;禁得起。能经受困苦的生活;也禁得起劳累。
[出处] 朱自清《新中国在望中》:“新中国虽然已在望中,可是得吃苦耐劳,才能到我们手里。”
[拼音] néng zhě duō láo
[释义] 能干的人多干事;多受劳累。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列御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拼音] láo yì jié hé
[释义] 逸:原指安乐;安闲。这里指休息。工作和休息相结合。指既要积极工作;又要适当休息。
[出处] 邓小平《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搞好劳逸结合,不仅不会降低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拼音] àn láo fēn pèi
[释义] 根据劳动的大小进行分配
[出处] 邓小平《关于发展工业的几点意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
[拼音] kè kǔ nài láo
[释义] 刻苦:很能吃苦;耐:禁得起、受得住。工作勤奋,经得住繁重的劳累。
[出处] 毛泽东《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
[拼音] rèn yuàn rèn láo
[释义] 见“任劳任怨”。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拼音] fèi lì láo xīn
[释义] 耗费气力和心思。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吾为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拼音] ān mǎ láo dùn
[释义] 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出处]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兴儿,我一路上鞍马劳顿,我权且歇息。”
[拼音] láo mín fèi cái
[释义] 亦作“劳民伤财”。
[出处] 《新唐书·南诏传赞》:“唐之治不能过两汉,而地广于三代,劳民费财,祸所繇生。”
[拼音] fèi xīn láo lì
[释义] 指既操心又费力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4回:“三个妖魔,也费心劳力的来报遭信。”
[拼音] láo mín dòng zhòng
[释义] 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
[出处] 《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纪年之挽粟飞刍,继日而劳民动众,常烦漕运,不给供须。”
[拼音] xiāo gàn yōu láo
[释义] 宵衣旰食,非常劳苦。形容勤于政事。亦作“宵旰焦劳”、“宵旰忧勤”。
[出处] 《明史 吴时来传》:“若不去嵩父子,陛下虽宵旰忧劳,边事终不可为也。”
[拼音] àn láo qǔ chóu
[释义] 按照劳动贡献的大小领取报酬
[出处]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物质的分配也要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原则和工作的需要,决无所谓绝对的平均。”
[拼音] juān dī zhī láo
[释义] 涓:细流;滴:水珠。很小的一点功劳。
[出处] 唐 李世民《赐刘洎自尽诏》:“刘洎出自闾武,言行罕称,于国无涓滴之劳,在朕匪粉榆之旧。”
[拼音] hàn mǎ zhī láo
[释义] ①指征战的劳苦。亦指战功。②指用马运输的劳累。
[出处] 《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拼音] xīn láo jì chù
[释义] 绞尽脑汁,都想不出好的办法
[拼音] ān mǎ láo shén
[释义] 见“鞍马劳顿”。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也未见胜败,众位尊兄,鞍马劳神不易。”
[拼音] wǔ láo qī shāng
[释义] 泛指各种疾病和致病因素。
[出处] 元 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糊突虫云:'我会医五劳七伤。'”
[拼音] ān mǎ láo juàn
[释义]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太公说:老母鞍马劳倦,昨夜心痛病发。”
[拼音] bó láo fēi yàn
[释义] 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出处] 《玉台新咏 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