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ōng liè zhèn zhǔ
[释义] 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指臣下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出处] 宋·李觏《袁州州学记》:“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
[拼音] gōng gài tiān dì
[释义] 盖:胜过。功绩胜过天下所有人。形容功劳极大
[出处] 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拼音] zhào gōng xíng shǎng
[释义] 按照功劳大小给予不同奖赏。
[出处] 明 郭勋《英烈传》第二十八回:“卿等俱宜协力同心,辅成大事,所有富贵,我当照功行赏。”
[拼音] gōng bó chán yì
[释义] 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出处] 汉·蔡邕《让高阳乡侯章》:“臣事轻葭莩,功薄蝉翼。”
[拼音] jīn gōng shì chǒng
[释义] 矜:自高自大。自夸功高,依仗恩宠。
[出处] 《魏书 王卫仪传》:“太祖以仪器望,待之尤重,数幸其第,如家人礼。仪矜功恃宠,遂与宜都公穆崇谋为乱。”
[拼音] jì gōng chéng láo
[释义] 计算功劳。
[出处] 明·张居正《答督抚吴环洲言敬事后食之义书》:“人臣自靖之义,若铢铢两两,计功程劳,以责望于上,似非所谓怀仁义以事君者也。”
[拼音] jì gōng shòu jué
[释义] 衡量功绩而授予爵禄。受,授。
[出处] 三国·魏·曹操《让九锡表》:“量能处位,计功受爵,苟所不堪,有殒无从。”
[拼音] jì gōng wàng shī
[释义] 谓记其功绩而略其小过。
[出处]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夫立政之要,是以武帝舍安国于徒中,宣帝征张敞于亡命。”一本作“记功忘过”。
[拼音] jì gōng xíng fēng
[释义] 犹言计功行赏。
[出处] 《晋书·齐王冏传》:“计功行封,事殷未遍。”
[拼音] liè gōng fù guò
[释义] 罗列功绩,掩盖过错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陈汤传》:“言威武勤劳则大于方叔、吉甫,列功覆过则优于齐桓、贰师。”
[拼音] qì wèi chéng gōng
[释义] 迄:毕竟,终究。最终也没有成功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个,迄未成功。”
[拼音] tián fù zhī gōng
[释义] 指不预其事而轻易得到好处。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三》:“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
[拼音] miàn bì gōng shēn
[释义] 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和尚面壁静修,道行很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拼音] píng gōng bǎi hǎo
[释义] 评定成绩,摆出优点。
[出处]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他又一次在军党委会上甩帽,为陈老总评功摆好。”
[拼音] fēng gōng hòu lì
[释义] 指巨大的功利。
[出处] 汉·班彪《王命论》:“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
[拼音] gōng xíng yuán mǎn
[释义]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出处] 元·岳伯川《铁拐李》楔子:“等他功成行满,贫道再去点化他。”
[拼音] gōng gǒu gōng rén
[释义] 比喻立功的战将和指挥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今诸君徒能走兽也,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拼音] gōng bù bǔ huàn
[释义] 功:功绩;患:祸害,灾难。指取得的功绩还抵不过带来的祸患
[出处]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汉击匈奴,虽得阴山,枕骸遍野,功不补患。”
[拼音] shǎng bù dāng gōng
[释义] 谓赏赐与功劳不相称。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拼音] tān gōng qǐ xìn
[释义] 贪求事功而挑起争端。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5回:“孟明等贪功起衅,妄动干戈,使两国恩变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