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ài zuì lì gōng
[释义] 身负罪责;争取立下功劳;借以赎罪。
[出处] 《明史 史可法传》:“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
[拼音] shì bèi gōng bàn
[释义] 事:做事;功:功效。用成倍的力;只收到一半的功效。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出处] 《孟子 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拼音] gōng chén zì jū
[释义] 居:当,任。做了一些成就就以有功之臣而自任
[出处]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可能生长。”
[拼音] dài zuì lì gōng
[释义] 让犯罪的人立功赎罪
[出处] 清 李渔《蜃中楼 献寿》:“正要议俺的罪刑,恰好西北地方又报亢旱,上帝就着俺去带罪立功。”
[拼音] shuǐ mó gōng fū
[释义] 掺水细磨。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须用些水磨功夫撩拨他,不怕不上我的钩儿。”
[拼音] gōng chéng bù jū
[释义] 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拼音] qián gōng jìn miè
[释义] 见“前功尽弃”。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西周策》:“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拼音] jì rì chéng gōng
[释义] 计:计算;程:衡量;功:成效。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如期完成。
[出处] 梁启超《中国理法学发达史论》:“法治国虽进不必骤,而得过进尺,计日程功。”
[拼音]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释义] 遂;成功。建立了功绩;有了名声。
[出处] 墨翟《墨子 修身》:“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拼音] shù gōng lì yè
[释义] 树:建立;业:业绩。建立功勋和业绩
[出处] 唐·杜牧《上宣州崔大夫书》:“未有不得多士之尽心,而得树功立业流于歌诗也,况于诸侯哉!”
[拼音] wú gōng ér fǎn
[释义] 指没有任何成效而回来
[出处]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攸县、安仁均须越过茶陵,派人去过,无功而返。”
[拼音] yī dé zhī gōng
[释义] 一得:一点儿心得;功:成绩。一点儿很微小的成绩;指微小的成功。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拼音] jū gōng zì ào
[释义] 居功:自恃有功。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出处] 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十章:“然而毛润之不但毫无居功自傲的表情,而且异常谦逊地说:‘这算什么功。”
[拼音] wěi jì fēng gōng
[释义] 同“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出处] 明·黄绾《明道编》第三卷:“伟绩丰功,笼络一世。”
[拼音] dà gōng bì chéng
[释义] 指大工程或大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出处] 《汉书 王莽传上》:“诸生、庶民大和会,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拼音] lì bèi gōng bàn
[释义] 指事倍功半。形容费力大,收效小
[出处] 明 刘基《赠陈伯光诗序》:“防微遏几,百病不生。几动形见,力倍功半。”
[拼音] wén zhì wǔ gōng
[释义]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祭法》:“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拼音] jí gōng jìn míng
[释义] 急于求成,贪图虚名。
[出处] 《清史稿·高其倬等传论》:“为政持大体,与夫急功近名,流于苛刻。”
[拼音] jiāng gōng zhé zuì
[释义] 将:拿;用;折:抵偿。用功劳来抵偿罪过。
[出处] 元 无名氏《隔江斗智》楔子:“如今权饶你将功折罪,点起人马,随我追赶出来。”
[拼音] kāi guó gōng chén
[释义] 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回:“他见单雄信好客,是一个做得开国功臣的,因此借寓东岳庙中,图与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