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31个与“”相关的成语:
  • 日削月

    [拼音] rì xuē yuè gē
    [释义] 每日每月割让土地。形容一味割地求和。
    [出处] 宋·苏洵《六国论》:“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 襟之盟

    [拼音] gē jīn zhī méng
    [释义] 割襟:指腹为婚时,各自割下衣襟,彼此珍藏作为信物。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
    [出处] 《元史·刑法志·二·户婚》:“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婚者,禁之。”
  • 恩断义

    [拼音] gē ēn duàn yì
    [释义] 舍弃恩德,断绝道义。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六回:“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 管宁

    [拼音] guǎn níng gē xí
    [释义] 管宁:人名;席:坐卧用的编织物。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管宁、华歆曾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 须弃袍

    [拼音] gē xū qì pào
    [释义] 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 臂盟公

    [拼音] gē bì méng gōng
    [释义] 割臂:刺破胳臂;盟:盟约。原指春秋战国时鲁庄公与孟任割破胳臂,订下婚约。后泛指用割破手臂立誓宁约(指男女秘订婚约)。
    [出处]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初,公筑台,临党氏,见孟任,从之。閟。而以夫人言,许之,割臂盟公。生子般焉。”
  • 肉补疮

    [拼音] gē ròu bǔ chuāng
    [释义] 比喻不计后果以救燃眉之急。
    [出处] 谷斯范《新桃花扇》第三一回:“老师相不必犹这些,依我看,不是‘割肉补疮’,而是‘调度有方’。”
  • 肉饲虎

    [拼音] gē ròu sì hǔ
    [释义] 饲: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 股之心

    [拼音] gē gǔ zhī xīn
    [释义] 割股:割下自己的大腿肉。为了治好病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原是封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医家有割股之心。”
  • 划粥

    [拼音] huà zhōu gē jīu
    [释义] 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
  • 骨疗亲

    [拼音] gē gǔ liáo qīn
    [释义] 股:大腿。旧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来治疗父母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