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ēi míng bó lì
[释义] 指十分细微的名与利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怎知客人为些微名薄利,又无枷锁拘缚,三伏内,只得在那途路中行。”
[拼音] wéi hài jiù lì
[释义] 避开祸害,追求利益。
[出处] 《吴子·图国》:“谋者,所以违害就利,要者,所以保业守成。”
[拼音] zhōu chē zhī lì
[释义] 舟:船,水运;车:车辆,陆运;利:便利。车船便利。形容水陆运输方便
[出处]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二》:“舟车机械之利,用力少,至功大,则入多。”
[拼音] wō míng wēi lì
[释义] 蜗名:像蜗牛角那样极微小的名声。虚名小利。亦作“蜗利蝇名”、“蜗名蝇利”。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琴瑟之事,终身已矣,蜗名微利,误人之本,从此亦不复思进取也。”
[拼音] wō míng yíng lì
[释义] 蜗名:像蜗牛角那样小的名声。苍蝇头般的小利,蜗牛角样的微名。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
[出处] 金·刘志渊《行香子·李会首问道》词:“妙道勤求,乐以忘忧。要蜗名蝇利心休。”
[拼音] wō lì yíng míng
[释义] 蜗牛角样的小利;苍蝇头般的微名。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
[出处] 金·王丹桂《春从天上来·赠首阳山李志朴》词:“既悟尘缘,罢爱海恩山,蜗利蝇名。”
[拼音] fù guì lì dá
[释义] 犹言功名利禄。
[出处] 《孟子·离娄下》:“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相泣者,几希矣。”
[拼音] ài rén lì wù
[释义] 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爱人利物之谓仁。”
[拼音] ān shì lì chù
[释义]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徐无鬼》:“乳间股脚,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
[拼音] fēng gōng hòu lì
[释义] 指巨大的功利。
[出处] 汉·班彪《王命论》:“帝王之祚,必有明圣,显懿之德,丰功厚利积累之业。”
[拼音] jì rén lì wù
[释义] 谓救助别人,对世事有益。
[出处] 宋·朱熹《记外大父祝公遗事》:“公每清旦辄携粥药造之,遍饮食之而后返,日以为常,其他济人利物之事不胜记,虽倾资竭力无吝色。”
[拼音] lì xī qiū háo
[释义] 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出处] 《史记·平准书》:“故三人言利,事析秋毫矣。”
[拼音] dàn yǐ zhòng lì
[释义] 啖:吃,引诱;重:大、厚;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
[出处] 《史记·高祖纪》:“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
[拼音] fú míng xū lì
[释义] 浮名:虚有的名声。虚利:空有的利益。形容名利是空虚的东西。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若肯要灰心学道,可致神仙,何苦要碌碌尘埃,甘为浮名虚利所驱逐也。”
[拼音] jì gōng móu lì
[释义] 计较功名,谋求私利。
[出处] 明·钟士懋《送郑先生之昌国训导序》:“以其计功谋利之心,而任之以正谊明道之责,譬犹建樛屈之木,而为测景之表。”
[拼音] kāi lì chú hài
[释义] 犹言兴利除弊。
[出处] 汉·贾谊《新书·立后义》:“而所以有天下者,以为天下开利除害,以义继之也。”
[拼音] lì shēn huò sù
[释义] 获利愈多,灾祸来得愈快。
[出处] 《后汉书 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拼音] lěi nòu zhī lì
[释义] 耒耨:农具。比喻耕作所得的利益
[出处] 《周易·系辞下》:“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
[拼音] méi jié zhī lì
[释义] 眉睫:眉毛和睫毛。眼前微小的利益
[出处] 清·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图眉睫之利,不顾充要。”
[拼音] shè lì gū míng
[释义] 谋取财利和名誉。
[出处]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张昉》:“乃迹寄林泉,心悬富贵,旦暮奔走,射利沽名而叩其中,且空空无当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