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chū hé jīng diǎn
[释义] 谓不知所说出自何书,有无根据。
[出处] 《后汉书·孔融传》:“融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姐己赐周公,操不悟其嘲己,问:‘出何经典?’”
[拼音] chū mén yīng zhé
[释义] 犹出门合辙。
[出处]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中国则地大物博,交通未盛。学者每闭门造车,出门应辙,常非有所承而后起者也。故其学界为无数平行线形。”
[拼音] chū qí bù qióng
[释义] 见“出奇无穷”。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有僧游交河苏吏部次公家,善幻术,出奇不穷,云与吕道同师。”
[拼音] chū qí bù yú
[释义] 犹言出其不意。
[出处] 《周书·段永传》:“若星驰电发,出其不虞,精骑五百,自足平殄。”
[拼音] chū rù shēng sǐ
[释义] 出生入死。
[出处] 唐·韩偓《海山记》:“吾常亲锋刃,冒矢石,出入生死,与子同之。”
[拼音] chū rù wú jiān
[释义] 出入无间隔,犹言进出自由。
[出处] 《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建谓左右曰:‘吾为神策将军时,宿卫禁中,见天子夜召学士,出入无间,恩礼亲厚如寮,非将相可比也。’”
[拼音] chū shén rù dìng
[释义] 形容聚精会神。
[出处] 康濯《东方红》第十章:“杨殿山和刘成旺都对这件事十分注意,一定要大家详细介绍那每一户、每个人的种种缘由,并且出神入定一般默默地听得十分严肃。”
[拼音] chū shì lí qún
[释义] 脱离人世。
[出处]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他只顾把这些出世离群的话当作一件正经事,终久不妥!”
[拼音] chū wén rù wǔ
[释义] 谓文武兼备。
[出处] 唐·刘禹锡《寄毗陵杨给事》诗之一:“好著櫜鞬莫惆怅,出文入武是全才。”
[拼音] chū yán tǔ cí
[释义] 见“出言吐气”。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词采》:“无论生为衣冠仕宦,旦为小姐夫人,出言吐词,当有隽雅雍容之度。”
[拼音] chū yōu shēng gāo
[释义] 犹言出谷迁乔。
[出处] 《后汉书·儒林传上·杨伦》:“帝乃下诏曰:‘伦出幽升高,宠以藩傅,稽留王命,擅止道路,托疾自从,苟肆狷志。’”李贤注引《诗》:“出于幽谷,升于乔木。”
[拼音] chū yǔ chéng zhāng
[释义] 见“出口成章”。
[出处] 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玄奘精通汉梵文,又深探佛学,译经出语成章,笔人随写,即可披玩。”
[拼音] guǐ chū shén rù
[释义] 见“鬼出电入”。
[出处] 《隋书·卢思道传》:“饴蜜非甘,山川未阻,千变万化,鬼出神入。”
[拼音] yán chū huò suí
[释义] 见“言出祸从”。
[出处] 《明史·邹智传》:“吾非不欲言,言出则祸随,其谁吾听?”
[拼音] hú míng yú chū
[释义] 鸣:叫。指动员众人起事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夜篝火,狐鸣曰:‘大楚兴,陈胜王。’”
[拼音] huò chū bù cè
[释义] 测:估计,猜度。灾祸的产生不可揣测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梅圣俞》:“仁宗大怒,玉音甚厉,众恐祸出不测。”
[拼音] liú zhōng bù chū
[释义]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出处] 唐·元稹《唐穆宗文惠皇帝戒励风俗德音文》:“留中不出之请,益发其阴私;公论不容之词,实生于朋党。”
[拼音] pián xīng cuò chū
[释义] 谓不断涌现。
[出处] 明·宋濂《送王文冏序》:“上既立太学,以育才俊士,六七年间,奇能足用之人,骈兴错出,布列乎内外,为政咸有可称。”
[拼音] rù sǐ chū shēng
[释义] 形容冒着生命危险。
[出处] 清·夏燮《中西纪事》第八卷:“某经历海洋五十年,此身在炮弹中入死出生者数数矣!”
[拼音] chū mài líng hún
[释义] 比喻以一个人的灵魂去换取荣誉、地位等
[出处] 马识途《清江壮歌》第七章:“他们竟妄想用这一张纸充当贺国威的卖身文契,要他出卖灵魂,出卖自己终生信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自己的母亲——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