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óng pán fèng yì
[释义] 喻怀才不遇。
[出处]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即声誉十倍,所以龙蟠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
[拼音] jí guāng fèng yǔ
[释义] 吉光与凤凰的毛羽。比喻艺术珍品。
[出处] 明·王世贞《题三吴楷法十册》:“吾所缀集,皆待诏中年以后书,真吉光凤羽,缉而成裘,后人其宝守之。”
[拼音] luán gū fèng guǎ
[释义] 见“鸾孤凤只”。
[出处] 明·吴廷翰《集贤宾·题情》:“叹鸾孤凤寡,啼痕榅透香罗帕。”
[拼音] jǐng xīng fèng huáng
[释义] 见“景星凤皇”。
[出处] 《宣和书谱·隶书叙论》:“学者仰之,如景星凤凰,争先见之为快。”
[拼音] jǐng xīng lín fèng
[释义] 犹言景星凤凰。比喻杰出的人才。
[出处] 《元史 同恕传》:“自京还,家居三年,缙绅望之若景星麟凤,乡里称为先生而不姓。”
[拼音] kuà fèng chéng lóng
[释义] 比喻结成夫妻或成仙
[出处] 明 单本《蕉帕记 备聘》:“喜融融,好似萧郎秦女,跨凤乘龙。”
[拼音] lóng gān fèng nǎo
[释义] 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曰:‘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
[拼音] lín zǐ fèng chú
[释义] 麒麟之子,凤凰之雏。比喻年轻的颖异俊秀之人。
[出处] 汉·焦赣《易林》第二卷:“麟子凤雏,生长家国。”
[拼音] miáo lóng cì fèng
[释义] 描:摹写或绘画;刺:刺绣。指精于刺绣
[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描龙刺凤,女工针指。”
[拼音] lóng fēi fèng zhù
[释义] 形容笔势雄奇飞动。
[出处]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其文龙飞凤翥,不足拟其势。”
[拼音] lóng hàn fèng chú
[释义] 喻杰出的人才。
[出处]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颜冉龙翰凤雏,曾史兰薰雪白。”
[拼音] lóng lóu fèng chéng
[释义] 犹言龙楼凤池。
[出处] 明·陈汝元《金莲记·偕计》:“论文章围棘堪驰骋,愿藏身龙楼凤城。”
[拼音] lóng lóu fèng què
[释义] 帝王宫阙。
[出处] 宋·欧阳修《鹎鵊词》诗:“龙楼凤阙郁峥嵘,深宫不闻更漏声。”
[拼音] lóng lóu fèng shi
[释义] 指禁省,皇宫。
[出处] 明·梁辰鱼《浣纱记·送钱》:“念生长在香闰绣帏,念出入在龙楼凤池。”
[拼音] lóng pān fèng fù
[释义] 犹言攀龙附凤。
[出处] 明·李东阳《太白行》:“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雠,危言逆耳谁为谋?”
[拼音] fú lóng fèng chú
[释义]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出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拼音] fèng máo jì měi
[释义] 旧时比喻父亲做官,儿子能继承父业。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你不听见说他们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真正是凤毛济美,可钦,可敬!”
[拼音] lín fèng guī lóng
[释义] 此四种神灵动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拼音] téng jiāo qǐ fèng
[释义] 蛟:蛟龙;凤:凤凰。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序》:“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拼音] lóng méi fèng mù
[释义] 形容贵人相貌不同寻常。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马上那人,生得龙眉凤目,皓齿朱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