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ī gān èr jìng
[释义] 形容非常干净;也表示一点儿也不剩。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拼音] chuāng míng jī jìng
[释义] 几:小桌。窗户和小桌子擦得明亮干净。形容收拾得非常整洁、明亮、干净。也作“明窗净几”;“净几明窗”。
[出处] 宋 洪迈《夷坚志》:“高堂素壁,无舒卷之劳;明窗净几,有坐卧之安。”
[拼音] gān jìng lì luò
[释义] 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令人爽心悦目。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
[出处] 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不是老人家,谁能做这样干净利落?”
[拼音] bù gān bù jìng
[释义] 净:洁净。指粗俗,下流。淫乱的婉辞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回:“不知是那里附学的学生,倒欺负他,里头还有些不干不净的话。”
[拼音] gàn jìng lì suǒ
[释义] 快速彻底,不拖泥带水。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青布棉袍子上罩一件蓝布大褂,干净利索,标致好看。”
[拼音] gān gān jìng jìng
[释义] 没有污垢、尘土、杂质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5回:“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的,没了踪迹,便是武二回来,待敢怎地?”
[拼音] liù gēn qīng jìng
[释义] 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出处] 隋 隋炀帝《宝台经藏愿文》:“五种法师,俱得六根清净。”
[拼音] shǒu jiǎo gàn jìng
[释义] 喻廉洁奉公。
[出处] 傅晓航《九只小鸭子》:“办社务的干部,手脚干净,青天包公啊!”
[拼音] ěr gēn qīng jìng
[释义] 耳边无事噪聒。指无事打扰。
[出处] 《圆觉经》上卷:“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
[拼音] jìng jǐ míng chuāng
[释义] 净:干净;几:小桌子。形容房间干净明亮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2卷:“净几明窗不染尘,图书镇日与相亲。”
[拼音] liū gān èr jìng
[释义] 一点不剩,非常干净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个冬天,花得溜干二净,一颗也不剩。”
[拼音] míng chuāng jìng jī
[释义] 形容室内明亮、整洁。
[出处] 宋 欧阳修《试笔 学书为乐》:“苏子美尝言,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
[拼音] shēng dàn jìng chǒu
[释义] 生:小生;旦:花旦;净:花脸;丑:小丑。京剧里的四种人物扮相,借指各种人物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0回:“这女孩子面生,不是个侍儿,倒象是那十二学戏的女孩子之内的,却辨不出他是生旦净丑那一个角色来。”
[拼音] xī fāng jìng tǔ
[释义] 佛教语。西方之极乐世界,即佛国。
[出处] 唐 李白有《金银泥画西方净土变相赞》诗。
[拼音] jìng pán jiāng jūn
[释义] 盘:盘子。指十分贪吃的人
[出处] 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一折:“你道因何封我做净盘将军,若有人请我到的酒席上,且不吃酒,将各样好下饭,狼餐虎噬,则一顿都噻了,方才吃酒,以此号为净盘将军。”
[拼音] xī fāng jìng guó
[释义] 佛教语。指西方净土
[出处] 清·龚自珍《西郊落花歌》:“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
[拼音] qīng jìng wú wéi
[释义] 道家语。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君道》:“晋平公问于师旷曰:‘人君之道如何?’对曰:‘人君之道,清净无为。’”
[拼音] fēng qīng yún jìng
[释义] 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同“风轻云淡”。
[出处] 《群英类选〈分钗记 春游遇妓〉》:“风轻云净,绝胜蓬莱佳境。”
[拼音] qīng jìng jì miè
[释义] 指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家的涅盘寂灭之说。
[出处] 唐·韩愈《原道》:“今其法曰: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