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ǎng jīng xù ruì
[释义] 养:保养;精:精神;蓄:积蓄;锐:锐气。保养精神;积蓄力量。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且待半年,养精蓄锐,刘表,孙权可一鼓而下也。”
[拼音] yǎng zūn chǔ yōu
[释义] 养:指生活;尊:尊贵;处:居于;处于;优:优裕。处于尊贵的地位;过着优裕的生活。
[出处] 宋 苏洵《上韩枢密书》:“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与天下为喜乐者也。”
[拼音] gū xī yǎng jiān
[释义] 无原则地一味宽容;就会助长坏人坏事。姑息:无原则地宽容;养:助长;奸:坏人坏事。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拼音] xiū yǎng shēng xī
[释义] 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生息:人口繁殖。
[出处] 唐 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收功。”
[拼音] yǎng hǔ yí huàn
[释义] 遗;留下;患:祸患。养着老虎;留下祸患。比喻纵容坏人;给自己留下后患。也作“养虎留患。”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今释弗击,此所谓‘养虎自遗患’也。”
[拼音] yǎng yōng yí huàn
[释义] 痈:毒疮;患:祸害。生了毒疮不去医治;给自己酿成祸害。比喻对坏人、坏事姑息宽容;结果自己遭殃。也作“养痈遗害”、“养痈成患”。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槐西杂志一》:“博善化之虚名,溃败决裂乃至此,养痈贻患,我之谓也夫。”
[拼音] yǎng yōng chéng huàn
[释义] 留着毒疮不去医治,就会成为后患。比喻纵容包庇坏人坏事,结果会遭受祸害。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真是养痈成患,将来他的羽翼越多,越难动手哩。”
[拼音] yǎng ér fáng lǎo
[释义] 父母养育儿子;防备年老时无人照顾。
[出处] 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拼音] yǎng xián nà shì
[释义] 招养收容有才德的人。
[出处] 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一折:“养贤纳士,修德治民。”
[拼音] jiāo shēng guàn yǎng
[释义] 娇:宠爱。惯:姑息。从小受到长辈过分的宠爱和姑息。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似这几日,我看菩萨的面上,不和你一般见识,谁想娇生惯养了,你通常不像样了。”
[拼音] jiǎn yǐ yǎng lián
[释义] 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和风气。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拼音] xiū xīn yǎng xìng
[释义] 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
[出处]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可着我满寺里告他谁,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怎生瞒过了子瞻,赚上了牡丹,却教谁人来替?”
[拼音] xù qī yǎng zǐ
[释义] 畜:养育。旧指维持妻子和儿女的生活。
[出处] 《孟子 梁惠王上》:“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拼音] xiū shēn yǎng xìng
[释义] 陶冶身心,涵养德性,陶冶心性
[出处]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25回:“喝了一碗茶,把碗往地下一扔,说:‘可不必生气,出家人修身养性。’”
[拼音] yǎng jiā huó kǒu
[释义] 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那些书吏衙役,都是花了钱买着粮道的衙门,那个不想发财?俱要养家活口。”
[拼音] jiǎn kě yǎng lián
[释义] 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养成廉洁的操守。
[出处] 《宋史·范纯仁传》:“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拼音] yǎng shēng sòng sǐ
[释义] 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
[拼音] yǎng lǎo sòng zhōng
[释义] 同“养生送死”。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
[拼音] yǎng jiā hú kǒu
[释义] 谓勉强养活家人,使不饿肚。
[出处]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15回:“养家糊口,个个皆然。”
[拼音] yí qì yǎng tǐ
[释义] 改变气质和保养身体。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