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iù tōng sì dá
[释义] 犹四通八达。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49卷:“今谓明义各自为宜,少多非为定准,如六通四达,岂止三耶!”
[拼音] wǔ cáng liù fǔ
[释义] 亦作“五脏六腑”。指体内全部器官。五藏:心、肺、脾、肝、肾。六府: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
[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达郁》:“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窃,五藏六府。”
[拼音] tiāo yāo tiāo liù
[释义] 挑剔,找差错。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这一点子小崽子,也挑幺挑六,咸嘴淡舌,咬群的骡子似的。”
[拼音] liù cháo zhī fěn
[释义] 六朝:建都于建康(南京)的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脂粉:胭脂。形容繁华绮丽。形容六朝时金陵靡丽繁华景象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赏月遇恶》:“且乐平生,尘寰事,六朝脂粉飞灰冷。”
[拼音] liù chén bù rǎn
[释义] 佛教语,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指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
[出处] 唐 武三思《孝明皇后碑》:“六尘不染,孤标水上之花。”
[拼音] fēi shuāng liù yuè
[释义] 旧时比喻有冤狱。
[出处] 唐 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
[拼音] wǔ jiǎo liù zhāng
[释义] 角、张:星宿名。形容七颠八倒。也比喻事情不顺利。
[出处] 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梦里几回富贵,觉来依旧凄惶。今日是千年一遇,叩头莫五角六张。”
[拼音] pián sì lì liù
[释义] 骈体文每句四字、六字排比对偶。
[出处] 唐 柳宗元《乞巧文》:“骈四俪六,锦心绣口。”
[拼音] liù chū fēn fēi
[释义] 六出:雪花六角,因别称“六出”。大雪纷纷。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
[拼音] zhū qīn liù juàn
[释义] 总称所有亲戚。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
[拼音] wǔ mǎ liù hóu
[释义] 形容不守规矩、不受管束的人
[拼音] wǔ dōng liù xià
[释义] 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出处] 魏巍《山雨》:“不论白天黑夜,五冬六夏,她穿着件小破花褂子,在那儿放哨。”
[拼音] wǔ yīn liù lǜ
[释义]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出处] 《尚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孟子·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拼音] wǔ shí liù yī
[释义] 语出《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霣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曷为先言霣而后言石?霣石记闻,闻其磌然,视之则石,察之则五……曷为先言六而后言鹢?六鹢退飞,记见也,视之则六,察之则鹢,徐而察之则退飞。”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
[出处] 《公羊传·僖公十六年》:“陨石于宋五。是月,六鹢退飞过宋都。”
[拼音] wǔ qiǎng liù duó
[释义] 竞相抢夺。
[出处] 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船一靠岸,他们便蜂拥上来,遇着街上有卖食的便五抢六夺地捞到口里。”
[拼音] wǔ xū liù hào
[释义] 比喻弄虚作假。
[出处] 《中国现在记》第九回:“你也晓得,皇上家的钱都是要功归实用的,那里能由你五虚六耗,赚了许多。”
[拼音] wǔ jí liù shòu
[释义] 形容因有非分之想而忐忑不安。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的五脊六兽的不大好过。”
[拼音] sān bù niù liù
[释义] 谓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
[出处] 明·冯惟敏《僧尼共犯》第二折:“自古道三不拗六,他每都是城狐社鼠,俺也革不了他的积弊。”
[拼音] wǔ hé liù jù
[释义] 比喻屡次聚合到一起。
[出处] 《史记·春申君列传》:“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单矣。”
[拼音] sān tóu liù miàn
[释义] 谓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出处] 清·李渔《风筝误·释疑》:“究竟不得明白,方才在这边三头六面,认将出来,方才晓得是这本新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