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ōng xiào liǎng quán
[释义] 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两样都做得很好。亦作“忠孝双全”。
[出处] 唐·白居易《除程执恭检校右仆射制》:“业传将略,名在勋籍;蕴天爵以修己,忠孝两全。”
[拼音] bǎi jǔ bǎi quán
[释义] 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郭嘉传》:“夫智者审于量主,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拼音] líng suì bù quán
[释义] 指细碎不周全的事物等
[出处] 毛泽东《实践论》:“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
[拼音] gù quán dà jú
[释义] 顾全:顾及;使不受损害;大局:全盘或整体;多指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从全局出发;不使受到损害。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总求大人格外赏他们个体面,堵堵他们的嘴。这是卑职顾全大局的意思。”
[拼音] tōng guān quán jú
[释义] 通:全、遍。把事情整个地加以考虑、谋划
[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三江》:“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面论。”
[拼音] wàn quán zhī cè
[释义] 绝对可靠、没有任何漏洞的办法。全:周到;策:计谋、办法。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刘表传》:“故为将军计者,不若举州以附曹公,曹公必将重德将军;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
[拼音] cái mào shuāng quán
[释义] 形容人的才学高;容貌姣美。
[出处] 明 洪楩《清平山堂话本 风月瑞仙亭》:“孩儿见他文章绝代,才貌双全,必有荣华之日,因此上嫁了他。”
[拼音] quán jiā fú
[释义] 全家人的合影或指荤的杂烩。形容全部聚集
[出处] 张爱玲《浮花浪蕊》:“多数是住宅外阳光中的小照片,也有照相馆拍的全家福。”
[拼音] quán zhī quán néng
[释义] 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出处] 郭沫若《郑成功》第四章:“全知全能的主是大公无私的。”
[拼音] mù wú quán niú
[释义]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拼音] gǒu quán xìng mìng
[释义] 苟:苟且,姑且。苟且保全性命。
[出处]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拼音] yǐ piān gài quán
[释义] 以:用;拿;偏:片面;一方面;概:概括;全:全部;全面。以片面代替全面。
[出处] 吴家国《普通逻辑》:“只有分析地阅读,才能学得深透,不致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只有综合地阅读,才能学得完整系统,不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
[拼音] quán pán tuō chū
[释义] 连盘子也端出来了。比喻全都讲出来,毫不保留。
[出处] 元 明本述《天目中峰和尚广录》卷十六:“今日特为你起模画样,和盘托出。”
[拼音] quán zhì quán néng
[释义] 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出处] 毛泽东《党内团结的辨证方法》:“我看要是自称全智全能,像上帝一样,那种思想是不妥当的。”
[拼音] zhì yǒng jiān quán
[释义] 同“智勇双全”。
[出处] 明·张凤翼《红拂记·奸宄觊觎》:“我一向颇有窥西京之意,叵耐杨素那老儿威名甚重,智勇兼全,故此掩甲收兵,未遂所愿。”
[拼音] sè sè jù quán
[释义] 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很齐全。
[出处]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12回:“掌柜的招呼进内,先把那包首饰秤准分两,再拣取应用各件,色色俱全。”
[拼音] nìng kě yù suì,bù néng wǎ quán
[释义]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
[出处] 《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拼音] quán gōng jìn qì
[释义] 功:功效,功绩;弃:丢掉。全部功效都丧失干净。
[出处] 《战国策 西周策》:“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拼音] quán shén guàn zhù
[释义] 同“全神贯注”。
[出处] 张天翼《春风》:“丁老师全神灌注地听着,有时候他得插句把嘴。”
[拼音] qīng zhù quán lì
[释义] 倾注:把精神或力量集中到一个目标。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个目标
[出处] 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以便等到时机一到,就倾注全力,大举反攻,收复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