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uán xīn quán yì
[释义] 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保留。
[出处] 茅盾《鼓吹集》:“体验生活的时候,就应该全心全意生活,把找题材的心思完全搁起来。”
[拼音] quán lì yǐ fù
[释义] 赴法;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进去。
[出处] 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拼音] shí quán shí měi
[释义] 十分完美;毫无欠缺。
[出处] 清 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
[拼音] wěi qū qiú quán
[释义] 勉强地去将就别人;以求得保全。也形容为顾全大局而做出忍让的姿态。委曲:曲意迁就。
[出处] 宋 欧阳修《滁州谢上表》:“知臣幸逢主圣而敢危言,悯臣不顾身微而当众怨,始终爱惜,委曲求全。”
[拼音] quán jūn fù mò
[释义] 覆没:船翻沉。整个军队被消灭。比喻遭到彻底失败。
[出处] 《旧唐书 李希烈传》:“官军皆为其所败,荆南节使张伯仪全军覆没。”
[拼音] quán shén guàn zhù
[释义] 贯注:集中在一点。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 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拼音] yī yīng jù quán
[释义] 应该有的都齐备了。(一应:所有一切;俱:都)。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案子上调和作料,一应俱全。”
[拼音] jié jìn quán lì
[释义]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 《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拼音] liǎng quán qí měi
[释义] 全:顾全;在全;美:美好;美满。做一件事圆满地照顾到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得到好处。
[出处] 元 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司徒,你若肯与了我呵,堪可两全其美也。”
[拼音] qiú quán zé bèi
[释义] 责:要求。备:完备;齐全。对人或事要求过分严格;必须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才行。
[出处]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窃谓天下不能皆绝类离伦之材,君子未尝持求全责备之论。”
[拼音] miàn mù quán fēi
[释义] 面目:样子;非:不是。样子跟从前完全不同。形容变化大得很。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陆判》:“濯之,盆水尽赤。举首则面目全非,又骇极。”
[拼音] wén wǔ shuāng quán
[释义] 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出处] 《旧唐书·李光弼传》:“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才。”
[拼音]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释义] 智:智谋。智谋和勇敢两方面都齐备。指既有智慧;又很勇敢。
[出处] 元 关汉卿《侯宴》第三折:“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寸铁在手,万夫不当之勇。”
[拼音] nìng wéi yù suì,bù wéi wǎ quán
[释义] 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出处] 《北齐书 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拼音] wàn quán zhī jì
[释义] 极其周到的计谋、办法。同“万全之策”。
[出处] 《三国志 蜀志 庞统传》“亲待亚于诸葛亮”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
[拼音] quán jūn fù miè
[释义] 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与周兵屡战,俱被陆续诛灭,复现原形,大失朝廷体面,全军覆没;臣等只得逃回。”
[拼音] cán quē bù quán
[释义] 残缺:缺少一部分;不完整。残余短缺不完全。形容物体经过破坏;变得不完整了。
[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十二:“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
[拼音] quán shǐ quán zhōng
[释义] 全:完备,齐全;终:结束。从头到尾都很完善。形容办事认真,有头有尾。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2卷:“而今更有一段话,又只因一句戏言,致得两边错认,得了一个老婆。全始全终,比前话更为完美。”
[拼音] dà huò quán shèng
[释义] 战胜对方;取得全部胜利。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葛令公生遗弃儿》:“唐代被梁家杀得七零八落……梁家大获全胜。”
[拼音] wén wǔ quán cái
[释义] 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能文能武。文:文才;武:武艺。
[出处] 《旧五代史 和凝传》:“和公文武全才而有志气,后必享重位,尔宜谨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