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rù jìng wèn jìn
[释义] 竟:境的古字;禁:禁忌。进入一个国家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以免触犯。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竟而问禁者……竟,界首也。禁谓国中政教所忌。凡至竟界,当先访问主国何所禁也。”
[拼音] yǐn gǒu rù zhai
[释义] 犹言引狼入室。
[出处]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抑且那家没胡姬妾,肯引狗入寨,都拒绝不留。”
[拼音] duǎn dāo zhí rù
[释义] 比喻开门见山,直截爽快。
[出处]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一:“我们可以短刀直入地便看定一个社会的真实相,而且还可借以判明以前的旧史料一多半都是虚伪。”
[拼音] fàng yú rù hǎi
[释义]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
[出处] 《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拼音] yǐn shuǐ rù qiáng
[释义] 比喻自招灾祸。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回:“这不是我自己引水入墙,开门揖盗么。”
[拼音] bìng rù gǔ suǐ
[释义] 骨隨:骨髓。病到骨头里。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或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鍼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隨,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隨,臣是以无请也。”
[拼音] chū fán rù shèng
[释义] 指超出了一般,进入了极高的境界。形容造诣精深,也指超脱世俗进入仙界。
[出处] 《雍熙乐府 第三卷 端正好(我恰才出尘寰)》:“点化的长生出凡入胜,这便是俺仙家百世功能。”
[拼音] chū qiǎn rù shēn
[释义] 犹言深入浅出。
[出处] 阿英《敌后日记·摘抄停翅小撷》:“军长报告遂临时改题为《整风问题》……出浅入深,依具体事实,详加诠释。”
[拼音] zhí rù gōng táng
[释义] 比喻言行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出处] 老舍《骆驼祥子》九:“可是,咱们就这么直入公堂的去说,还是不行。”又《四世同堂》七:“到这几家去!别直入公堂的跟人家求事,明白吗?要顺口答应的探听有什么路子可走!”
[拼音] zhí rù yún xiāo
[释义] 云霄:指天空。直冲云天。形容歌声高亢嘹亮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4回:“点起几百盏明角灯来,高高下下,照耀如同白日;歌声缥缈,直入云霄。”
[拼音] yáng rù hǔ kǒu
[释义] 羊落到了虎口里。比喻落入险境,有死无生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6回:“犹如驱羊入虎口耳。”
[拼音] shēn rù gāo huāng
[释义] 谓毛病已经无可救药。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我在广播时也曾考虑到这讳疾忌医的深入膏肓的毛病,但我把话说得委婉了一些,结果倒也没有触犯到那一片的逆鳞。”
[拼音] liàng chū zhì rù
[释义] 量:估量;制:规定。估量支出情况再定其收入之道
[出处] 《新唐书·杨炎传》:“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制入。”
[拼音] liàng chū wéi rù
[释义] 量:衡量。根据支出来决定征收的数量
[出处] 邓小平《太行区的经济建设》:“我们实行的是钱多多出,钱少少出的原则,是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的配合,既照顾人民的负担能力,又照顾抗战的需要。”
[拼音] duì hào rù zuò
[释义] 比喻有些人沉不住气,对于未点名的批评自己跳出来认账或把人或物放到应该放的位置上去
[出处] 张恨水《夜深沉》第八回:“第三件事是去买两天对号入座的戏票子。”
[拼音] chéng xì ér rù
[释义] 趁着其空虚而侵入
[出处] 明 刘基《郁离子 麋虎》:“间不自入,乘隙而入。”
[拼音] cāo gē rù shì
[释义] 比喻深入了解对方,找出其纰漏,又以对方的论点来批驳对方。
[出处] 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史书占毕一》:“论者以柳操戈入室,弗察者又群然和之。然则文之工者,伤理倍道,皆弗论乎!”
[拼音] cháng qū shēn rù
[释义] 犹言长驱直入。
[出处] 《隋书 杨谅传》:“王所部将吏家属,尽在关西,若用此等,即宜长驱深入,直掳京都,所谓疾雷不及掩耳。”
[拼音] dāo qiāng bù rù
[释义] 刀杀不进枪刺不死。比喻一个人的思想僵化,批评、鼓励都不起作用
[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三章:“我同孙猴子一样,早练得刀枪不入啦!”
[拼音] fàng lóng rù hǎi
[释义]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