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í guāng fèng yǔ
[释义] 吉光与凤凰的毛羽。比喻艺术珍品。
[出处] 明·王世贞《题三吴楷法十册》:“吾所缀集,皆待诏中年以后书,真吉光凤羽,缉而成裘,后人其宝守之。”
[拼音] líng guāng piàn yǔ
[释义]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
[出处] 黄远庸《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其所对北京内外记者所言,皆不过此三种政策之零光片羽,盖孙先生之乐观主义如此。”
[拼音] mù jǐng cán guāng
[释义] 犹言夕阳残照。比喻年老体衰,临近死亡。
[出处]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六卷:“窃以暮景残光,能余几日;酬恩报义,正在今时。”
[拼音] mù guāng rú jìng
[释义] 眼光像镜子一般明亮
[出处] 宋·邹应龙《鹧鸪天》:“生日到,转精神。目光如镜步如云。年年长侍华堂宴,子子孙孙孙又孙。”
[拼音] piàn yǔ jí guāng
[释义] 片羽:一片羽毛;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比喻残存的艺术珍品
[出处] 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上卷:“片羽吉光,弥可珍贵。”
[拼音] tāo guāng miè jì
[释义] 谓隐藏自己行迹,不使外人得知。
[出处] 唐·无名氏《灵应传》:“妾之先宗,羞共戴天。虑其后患,乃率其族,韬光灭迹,易姓变名,避仇于新平真宁县安村。”
[拼音] tāo guāng sì fèn
[释义] 谓掩藏才智,待时奋起。
[出处] 《晋书·慕容垂载记》:“但时来之运未至,故韬光俟奋耳。”
[拼音] tāo guāng yǐn huì
[释义] 同“韬光养晦”。
[出处] 郭沫若《附录·写作缘起》:“这也与其说是由于信陵君的悲观、失望而至于消极,倒宁可说是由于魏王的猜忌、残忍,而使他不得不韬光隐晦的。”
[拼音] tāo guāng yòng huì
[释义] 同“韬光养晦”。
[出处] 唐·黄滔《知白守黑赋》:“圣人所以立言于彼,垂训于后,将令学者得韬光用晦之机,不使来人有衒实矜华之丑。”
[拼音] tāo guāng yùn yù
[释义] 隐匿光采,韫藏宝玉。比喻隐藏才华,不露光芒。
[出处] 《隶释·汉小黄门谯敏碑》:“君商时度世,引己倍权,守静彻冗,韬光韫玉,以远悔咎。”
[拼音] tāo jì nì guāng
[释义] 弢:同“韬”。隐藏行迹与光彩
[出处]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彭越观时,弢迹匿光,人具尔瞻。”
[拼音] huǒ guāng zhú tiān
[释义] 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
[出处] 明·张岱《海志》:“火光烛天,海水如沸,此来得见海战,尤奇。”
[拼音] guā gòu mó guāng
[释义] 刮去污垢,磨出光亮。比喻使事物重显光辉。也比喻仔细琢磨。
[出处] 唐 韩愈《劝学解》:“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
[拼音] hé dì guāng lín
[释义] 阖第:全家。欢迎你全家来参加
[出处] 鲁迅《狗·猫·鼠》:“上面印着‘为舍妹出阁’、‘小儿完姻’、‘敬请观礼’或‘阖第光临’这些……句子。”
[拼音] guāng è bù shàn
[释义] 只做恶事,不做善事
[拼音] huā guāng liǔ yǐng
[释义] 鲜花焕彩生光,柳绿垂条弄影。形容春天的美丽景色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花光柳影,鸟语溪声。”
[拼音] tiān guāng yún yǐng
[释义] 影:影子。天上的光亮,云彩映在水中的影子
[出处] 宋·朱熹《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拼音] wú sī zhī guāng
[释义] 语本《礼记·孔子闲居》:“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后以“无私之光”喻帝王的德泽。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
[拼音] guāng chē jùn mǎ
[释义] 装饰华丽的车马。
[出处] 晋·陆机《百年歌》之二:“光车骏马游都城,高谈雅步何盈盈。”
[拼音] piàn guāng líng yǔ
[释义] 比喻零星的珍贵品。
[出处] 黄远庸《记者眼中之孙中山》:“又中山政见,亦仅片光零羽,见于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