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kāi guó yuán xūn
[释义] 元勋:有特大功绩的人。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大功的人。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吴山顶上神仙》:“那时第一个开国元勋青田刘伯温先生与冷启敬相好,时常以道术互相参证。”
[拼音] kāi guó yuán lǎo
[释义] 元老:政界年辈资望高的人。指建国时资历声望高的人。
[出处] 《北史·赵普传》:“伏见山南东道节度使赵普,开国元老,参谋缔构,厚重有识。”
[拼音] lián zhòng sān yuán
[释义] 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一卷:“后来连中三元,官封沂国公。”
[拼音] yuán è dà jiān
[释义] 见“元恶大憝”
[出处] 《后汉书·陈蕃传》:“元恶大奸,莫此之甚。”
[拼音] shòu yuán wú liàng
[释义] 寿元:寿命;无量:没有限度。祝人长寿的颂辞。
[出处]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爇龙涎一炷透苍穹,祝吾生寿元无量。”
[拼音] gōu yuán tí yào
[释义] 钩:探索;提:举出;要:纲要。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拼音] sān cháo yuán lǎo
[释义] 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行太尉事节乡侯熹三世在位,为国元老。”
[拼音] yī yuán fù shǐ
[释义]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出处] 《公羊传 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拼音] fǎn běn cháo yuán
[释义] 犹言返本还源。
[出处] 元·无名氏《玩江亭》第一折:“便着铁拐李岳直至下方,度脱此二人,走一朝去,还归正道,返本朝元。”
[拼音] hái yuán fǎn běn
[释义] 见“还原反本”。
[出处]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6卷:“土能藏木金水火,而土自亦归于土,故墓亦在辰土,是谓还元返本,归根复命之道。”
[拼音] pú yuán shí shuǐ
[释义] 蒲元:人名。指实践经验十分丰富
[出处] 《太平御览》:“君以淬刀,言杂涪水,不可用。取水者捍言不杂。君以刀画水,言杂八升。”
[拼音] gōu yuán zhāi mì
[释义] 探取精微,采摘奥秘。
[出处] 郑观应《盛世危言·藏书》:“或钩元摘秘,著古今未有之奇书。”
[拼音] tōng yuán shí wēi
[释义] 通晓玄奥微妙的道理。
[出处] 明·张居正《礼乐记》:“孔子睹庙器而知持盈之理,聆琴音而思文王之德,倘有通元识微之士,能于器数之间,仰溯圣人之蕴者,则有司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