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ēng sǐ xiāng yī
[释义] 在生死问题上互相依靠。形容同命运,共存亡。
[出处]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
[拼音] yī cǎo fù mù
[释义] 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别人。
[出处]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着俺家名姓,做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
[拼音] guī yī fó fǎ
[释义] 皈依:信仰佛教者的入教仪式,因对佛、法、僧三宝表示归顺依附,亦称“三皈依”;佛法:佛教教义。指信佛,比喻对人很顺从
[出处] 李脃人《暴风雨前》:“啥都不怕,歪得像一只老虎,如今武松进门,就皈依佛法了。”
[拼音] hú lu yī yàng
[释义] 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出处] 清 周亮工《书影》第三卷:“工者不免优孟抵掌之诮,拙者至有葫芦依样之讥。”
[拼音] gù wǒ yī rán
[释义] 故我:旧日的我。仍旧是过去的我。指自己的境况和从前一样,没有变化。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说这次必要高中了。究竟到了出榜还是个依然故我,也无味的很。”
[拼音] guī yī sān bǎo
[释义] 皈依:归顺,依附;三宝:指佛、法、僧。指信奉佛教,遵守戒律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9卷:“今吾事已毕,少不得皈依三宝,以了终身。”
[拼音] xíng yǐng xiāng yī
[释义] ①谓在孤寂的处境中相依相伴。②形容孤单无依。③互相依靠,紧密相连。
[出处] 明·邵景詹《觅灯因话·孙恭人传》:“郜与孙形影相依,亲爱愈笃。”
[拼音] wú kào wú yī
[释义] 依:依靠。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形容孤独或没有支持
[出处]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献帝又无靠无依,董卓又不仁不义,吕布又一冲一撞。”
[拼音] wú suǒ yī guī
[释义] 没有依靠和归宿。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人世间》:“民其无如矣。”晋·郭象注:“无所依归。”
[拼音] qiān yī wàn shùn
[释义] 形容非常顺从。同“千依百顺”。
[出处] 明 董说《西游补》第六回:“忽有一对侍儿跪在面前,请大王娘娘赴宴,行者暗想道:‘我还不要千依万顺。’”
[拼音] jìn tuì wú yī
[释义] 谓前进、后退均无所凭依。
[出处] 晋·道安《平心露布文》:“师旅困穷,城池陷露,君臣失色,进退无依。”
[拼音] biǎo lǐ xiāng yī
[释义] 指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出处] 《资治通鉴 秦始皇二十六年》:“三晋者,齐楚之藩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表里相依。”
[拼音] fù yú yī zǔ
[释义] 负:依仗;隅:同“嵎”,角落或山势弯曲险要之处。凭恃地势的险阻,进行抵抗或固守
[出处] 汉·马融《广成颂》:“负隅依阻,莫敢婴御。”
[拼音] ōu shuǐ xiāng yī
[释义] 依:依靠。比喻难以离开赖以生存的环境
[出处] 明·陈汝元《金莲记·蜀晤》:“我老生涯鸥水相依,他旧风流鸿塞荒投。”
[拼音] huò fú xiāng yī
[释义] 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出处]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