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àng fēng shǐ fān
[释义] 相:察看。看风向用帆。比喻为人处事随机应变
[出处] 宋·陆游《醉歌》:“相风使帆第一筹,随风倒柂更何忧。”
[拼音] bù rǔ shǐ mìng
[释义] 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寿昌大笑起来,掉头对着立群说:‘不辱使命!’”
[拼音] jiàn fēng shǐ fān
[释义] 同“见风使舵”。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幸喜写了凭据的二万头,中丞已允,卸了我的干系。别事见风使帆,再作道理。”
[拼音] shǐ bì shǐ zhǐ
[释义] 象使用自己的手臂和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自如。
[出处] 《管子·轻重乙》:“若此,则如胸中使臂,臂之使指也。”《汉书·贾谊传》:“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
[拼音] shǐ wén fù shān
[释义] 使:派,令;负:背。派蚊子去背山。比喻力不胜任。
[出处] 《庄子·应帝王》:“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拼音] lùn dé shǐ néng
[释义] 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
[拼音] shǐ zhì shǐ yǒng
[释义] 使:用。用人所长,以收其功。
[出处] 《新唐书·侯君集传》:“军法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故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邀趋其利,愚者不计其死。’是以前圣使人,必收所长而弃所短。”
[拼音] mù shǐ yí lìng
[释义] 用眼睛、用下巴指使人。形容自命尊贵,摆大架子。
[出处] 《新唐书 王翰传》:“家畜声伎,目使颐令,自视王侯,人莫不恶之。”
[拼音] shén shǐ guǐ chà
[释义] 见“神差鬼使”。
[出处] 艾煊《大江风雷》第四部:“‘真是神使鬼差。’他轻声咕哝了一句。”
[拼音] guǐ shè shén shǐ
[释义] 谓天造地设,非人力所能成就。
[出处] 宋·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词:“鬼设神使,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
[拼音] fā zōng zhǐ shǐ
[释义] 操纵指挥。同“发纵指使”。
[出处] 邹韬奋《萍踪忆语》四:“美国在一九一七年的参加世界大战,也是出于华尔街的发踪指使。”
[拼音] huáng yī shǐ zhě
[释义] 指出使宫市的太监
[出处] 唐·白居易《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拼音] fù cái shǐ qì
[释义] 见“负才任气”。
[出处] 《北史·薛憕传》:“常郁郁不得志,每在人间,辄陵架胜达,负才使气,未尝趋世禄之门。”
[拼音] xìn shǐ wǎng huán
[释义] 信使:传递消息或承担使命的使者。使者来来往往
[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32章:“我景仰中山先生几己二十年,信使往还者已多年,但我一直没有得着见他面的机会。”
[拼音] jiàn fēng shǐ chuán
[释义] 同“见风使舵”。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一回:“这贺推仁更有一件本事,是专会见风驶船,看眼色行事。”
[拼音] shǎng xián shǐ néng
[释义] 尊崇并重用贤能之士。赏,通“尚”。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致忠心以爱之,赏贤使能以次之。”
[拼音] chèn fēng shǐ duò
[释义] 犹看风使舵。比喻随机应变或迎合别人行事。
[出处] 明 冯梦龙《万事足 筵中治妒》:“那没廉耻的,假哭佯啼;你呵卵脬的,不要趁风使柁。”
[拼音] wǎng shǐ xīn jī
[释义] 枉:徒然。空用心计,白费力气。形容毫无收效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枉使心机闲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
[拼音] chéng shì shǐ qì
[释义] 仗势逞性子。
[出处] 《魏书·阉官传序》:“其间窃官爵,盗财贿,乘势使气为朝野之患者,何可胜举。”
[拼音] fēng méi dié shǐ
[释义] 花间飞舞的蜂蝶。比喻为男女双方居间撮合或传递书信的人。
[出处] 宋 周邦彦《六丑 蔷薇谢后作》词:“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槅。”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偏是你瘦影疏枝,不受那蜂媒蝶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