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āng lán jìng tǐ
[释义] 芳兰:兰草的香气;竟体:满身。香气满身。比喻举止闲雅,风采极佳。
[出处] 《南史 谢览传》:“览意气闲雅,视瞻聪明。武帝目送良久,谓徐勉曰:‘觉此生芳兰竟体。’”
[拼音] fù mǔ yí tǐ
[释义] 人是父母所生,指自己的身体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拼音] xiá ěr yī tǐ
[释义] 谓远近犹如一个整体。形容协调统一。
[出处]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遐迩一体,中外褆福,不亦康乎?”
[拼音] tōng guān yī tǐ
[释义] 恫瘝:病痛,疾苦。指对民间疾苦感同身受,看作自己的痛苦
[出处] 太平天国·黄期陛《建天京于金陵论》:“恫瘝一体,休戚相关,恩膏覃敷,海宇均蒙雨露沾濡。”
[拼音] kē tóu tǎn tǐ
[释义] 科头:不戴帽子;袒:裸露。不戴帽子,袒露身体。形容傲慢不羁的神态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刺骄》:“若夫贵门子孙及在位之士,不惜典刑,而皆科头袒体,踞见宾客。”
[拼音] kuān yán dé tǐ
[释义] 得体:合乎分寸。宽厚和严格掌握得恰如其分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9回:“众将见绤彀宽严得体,无不悦服。”
[拼音] xián shēn guì tǐ
[释义] 指身分高贵。
[出处] 《管子 立政》:“虽有贤身贵体,毋其爵不敢服其服;虽有富家多资,毋其禄有敢用其财。”
[拼音] hún rán yī tǐ
[释义] 混然:混同在一起的样子。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绘画,布置匀整,结构谨严。
[出处] 《二程遗书》卷二上:“学者须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拼音] fàng xīn jiě tǐ
[释义] 指人心离散、瓦解。
[出处] 《墨子·尚贤下》:“是故以赏不当贤,罚不当暴,其所赏者已无故矣,其所罚者亦无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体。”“放”,一本作“攸”。
[拼音] róu fū ruò tǐ
[释义] 谓柔弱的身体。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朗传》:“且少小常苦被褥泰温,泰温则不能便柔肤弱体,是以难可防护,而易用感慨。”
[拼音] tǐ guó ān mín
[释义] 体:划分;国:国家。治理国家,安定民众
[出处]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唐德宗》:“柳考当日户口虚盈之数,而晏体国安民之心,不可没矣。”
[拼音] chèn tǐ cái yī
[释义] 称:适合。按照身材剪载衣服。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出处] 《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拼音] wǔ tǐ tóu chéng
[释义] 同“五体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