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āo dī bù jiù
[释义] 就:成。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因此高低不就,把女儿直挨到一十八岁,尚未许人。”
[拼音] fù ěr dī yǔ
[释义] 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出处] 茅盾《幻灭》:“抱素向李克走进一步,附耳低语道……”
[拼音] dī méi dǎo yùn
[释义] 倒霉,失意
[出处] 草明《婚事》:“你记住吧!人总有个低眉倒运的时候。”
[拼音] shǒu gāo yǎn dī
[释义] 指做事的能力强而辨识能力低。也指自己的企求高而眼界很低,比喻贪得而不识货。
[出处] 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一卷:“余尝谓北宋人手高眼低。”
[拼音] yán gāo yǔ dī
[释义] 说话不知轻重,没有分寸。
[出处] 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店小二云:‘小人早晚言高语低,耽待些儿。’”
[拼音] dī tóu rèn zuì
[释义] 低下头承认自己的罪行
[出处]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才使得大量的反革命分子没有藏身之所,而不得不低头认罪、接受改造和重新做人吗?”
[拼音] shǒu gāo shǒu dī
[释义] 形容用手或用一般的器皿分东西,难免多少有出入。
[拼音] zuò xiǎo fú dī
[释义] 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出处]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他那里做小伏低劝芳醑,将一杯满饮醉模糊。”
[拼音] méi yǎn gāo dī
[释义] 脸上的表情变化。泛指为人处世的方法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7回:“只是跟着奶奶,我们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儿,也得见识见识。”
[拼音] dī tóu sàng qì
[释义] 失意颓丧貌。
[出处] 《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拼音] dī tóu xià xīn
[释义] 下心:屈服于人。形容屈服顺从
[出处] 郑振铎《风波》:“他连忙低头下心的劝道:‘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我说着玩玩的!房里冷,快来睡!’”
[拼音] dī shǒu fǔ xīn
[释义] 形容屈服顺从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余以为八家、少陵复生,必有低首俯心而遵其改者,必有反复辩论而不遵其改者。”
[拼音] dī dī qiè qiè
[释义] 形容声音低微细小
[出处] 清·林觉民《与妻书》:“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拼音] dī méi xià shǒu
[释义] 低:低下;下:低;首:头。低着眉垂下头。形容顺良,顺从
[出处]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叫我物色相当的女人;年纪约三十岁左右,养过两三个儿子,人要沉默老实,又肯做事,还要对他底大妻肯低眉下首。”
[拼音] dī shēng yǎ qì
[释义] 犹言低声下气。
[出处]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陈颜低声哑气答道:‘本县知县相公,在此拜方义士。’”
[拼音] dī tóu dā nǎo
[释义] 见“低头耷脑”。
[出处] 梁斌《红旗谱》一:“老祥子大娘正点着灯做晚饭,看见朱老巩走进来,低头搭脑坐在台阶上。”
[拼音] xié jiān dī shǒu
[释义] 见“胁肩低眉”。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景帝前三年》:“功义如此,尚见疑于上,胁肩低首,累足抚衿。”
[拼音] tóu gāo tóu dī
[释义] 形容用秤称东西时,秤杆的一端高一点或低一点,难免稍有出入。
[出处]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既不像低级说客那样赤裸裸地进行交易,更不像小商贩那样为头高头低去煞费苦心地拨弄秤砣。”
[拼音] gāo dī guì jiàn
[释义] 贵:尊贵。指物体的价值或人的地位的高下等级
[拼音] rén miàn zhú gāo dī,shì qíng zháo lěng nuǎn
[释义] 指世风日下,对人的态度随地位和权势的高低有所不同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40回:“常言道:‘人面逐高低,世情着冷暖。’冯主事虽然欠下老爷银两,见老爷死了,你又在难中,谁肯唾手交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