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ǐ gōng shú zuì
[释义] 赎:抵偿。用功劳抵消罪过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凌统传》:“以功赎罪。”
[拼音] yǐ gǔ wéi jìng
[释义] 见“以古为鉴”。
[出处] 《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拼音] yǐ gǔ yù jīn
[释义] 喻:说明。借用古代的事来说明今天的事情或道理。
[出处] 《北史 长孙嵩传》:“昔叔孙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渐曩哲。”
[拼音] yù zhī yǐ lǐ
[释义] 喻:晓喻,开导。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人。
[出处] 宋·洪迈《夷坚志·丙志》第14卷:“然此妇见鸷兽不怖悸,乃能言之有理,亦难能也。”
[拼音] yǐ bīng zhì yíng
[释义] 致:招引。用冰块引苍蝇。比喻事情必难实现。
[出处] 《吕氏春秋·功名》:“以狸致鼠,以冰致蝇,虽工不能。”
[拼音] yǐ wǎng jiàn lái
[释义] 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办事的借鉴。
[出处] 《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愿陛下动则三思,虑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鉴来。”
[拼音] yǐ zhū tán què
[释义] 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拼音] yǐ qū qiú shēn
[释义] 屈:弯曲;伸:伸直伸展。用弯曲来求得向前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出处] 《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拼音] yǐ shuǐ jiù shuǐ
[释义] 引水来救水灾,水势越盛。比喻不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长其势。
[出处] 《庄子 人世间》:“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拼音] yǐ yǐn tóu yú
[释义] 用蚯蚓做鱼饵钓鱼。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
[出处] 《隋书 薛道衡传》:“魏收曰:‘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
[拼音] yǐ diǎn dài miàn
[释义] 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区的工作。
[出处] 竺可桢《一年来的综合考察》:“考虑全面布局,因此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
[拼音] yǐn yǐ wéi róng
[释义] 以此事为光荣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七四:“他们一向规规矩矩,也把儿女们调教的规规矩矩,这是他们引以为荣的事。”
[拼音] yǐ guān hòu xiào
[释义] 后效:以后的效果。指对犯法或犯错误的人给予从宽处理后;在一定时期内要观察他是否有改正的表现。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安帝纪》:“设张法禁,恳恻分别,而有司惰任,讫不奉行。秋节既立,鸷乌将用,且复重申,以观后效。”
[拼音] chū yǐ gōng xīn
[释义] 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出处] 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三章:“大丈夫立身行事,须出以公心。”
[拼音] jiàng gé yǐ qiú
[释义] 降:降低;格:规格;标准。降低标准来寻求或要求。指不坚持原来的要求和标准。
[出处] 鲁迅《坟 灯下漫笔》:“那么到亲戚朋友那里借现钱去罢,怎么会有?于是降格以求,不讲爱国了,要外国银行的钞票。”
[拼音] mó lì yǐ xū
[释义]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待时而动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二年》:“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拼音] nán yǐ wéi qíng
[释义] 情面上过不去。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前日是并起并坐,今日是‘大人、卑职’,未免叫不出口,难以为情。”
[拼音] wù yǐ qún fēn
[释义] 见“物以类聚”。
[出处] 《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拼音] wú yǐ zì róng
[释义] 容:容纳。没有什么可以藏身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2卷:“五更酒醒,觉衣衫拘绊,索烛览镜,羞愧无以自容。”
[拼音] xìn yǐ wéi shí
[释义] 信:相信。指把虚无的当作真实存在的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况且窝盗为事,声名扬开去不好听,别人不管好歹,信以为实,就怕来缠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