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ǐ yuàn bào dé
[释义] 怨:仇恨;报:报答;回报;德:恩惠。指忘恩负义;反而加害于人。
[出处] 《国语 周语中》:“以怨报德,不仁。”
[拼音] liáo yǐ zì wèi
[释义]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出处] 汉 张衡《鸿赋序》:“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绪,乃为之赋,聊以自慰。”
[拼音] yǐ shēn xùn zhí
[释义] 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为了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
[出处] 《梁书 韦粲传》:“谓仲礼曰:‘下官才非御侮,直欲以身殉职。’”
[拼音] yǐ yǎn huán yǎn
[释义] 用瞪眼回击瞪眼。比喻用对方使用的手段来回击对方。
[出处] 《旧约全书 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拼音] yǐ mào qǔ rén
[释义] 以:根据;凭据;貌:外貌;取:衡量、判断。根据人的外貌衣着来判断、衡量其品质能力的高下。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拼音] yǐ é chuán é
[释义] 以:拿;把;讹:谬误;错误的。把本来就不正确的东西流传出去。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况且他原是到过这个地方的,这两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古迹来以愚人。”
[拼音] wú yǐ fù jiā
[释义] 复:再。再也不能超过。指程度达到了顶点。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宜崇其制度,宣视海内,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
[拼音] yǐ dú gōng dú
[释义]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出处] 宋 罗泌《路史 有巢氏》:“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拼音] yǐ lǐ fú rén
[释义] 服:说服。用道理说服别人。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拼音] cháng cǐ yǐ wǎng
[释义] 长:长久;此:如此;这样。长久这样下去。
[出处] 鲁迅《书信集 二五六 致张廷谦》:“倘长此以往,恐怕要日见其荒凉。”
[拼音] yǐ fáng wàn yī
[释义] 用以防备难以预料的事情。万一:可能性极小的意外变化。
[出处] 冯德英《迎春花》第14章:“他就又采取以防万一的想法,心想,反正是自愿的事,何必去做?”
[拼音] xìn yǐ wéi zhēn
[释义] 把假的当作真的。信:相信。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只因他平日冒称是宰相房玄龄之后,在人前夸炫家世,同僚中不知他的来历,信以为真,把他十分敬重。”
[拼音] yǐ yī dāng shí
[释义] 一个人可抵挡十个人。形容以少胜多;英勇善战。
[出处] 《战国策 齐策一》:“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史记 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拼音] yǐ tuì wéi jìn
[释义] 本指以谦让取得德行的进步。后指用退让作为手段求得前进。
[出处] 汉 扬雄《法言 君子》:“昔乎颜渊以退为进,天下鲜俪焉。”
[拼音] yǐ quán móu sī
[释义] 以:凭借;权:权力;权势;谋:谋求;谋取;私:私利。凭着权利谋取私利。
[出处] 邓小平《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有的党政机关设了许多公司,把国家拨的经费拿去做生意,以权谋私,化公为私。”
[拼音] yǐ jǐ duó rén
[释义] 度:推测;猜测。用自己的想法来衡量别人;依据自己一方的情况去猜测别人的情况。
[出处] 汉 韩婴《韩诗外传》:“圣人以己度人者也,以心度心,以情度情,以类度类,古今一也。”
[拼音] yǐ yī jǐng bǎi
[释义] 警:警戒;警告。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拼音] diào yǐ qīng xīn
[释义]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出处] 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拼音] yǐ jǐng xiào yóu
[释义] 儆:告诫;警戒;效尤:效仿过错;学人家做坏事。用对某些坏人坏事的惩罚来警戒那些学着做坏事的人。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二十一年》:“郑伯效尤,其亦将有咎!”
[拼音] yǐ lǐ xiāng dài
[释义] 礼:仪礼;应有的礼节;待:对待;接待。用应有的礼节来对待别人。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宋江以礼相待,用好言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