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róng gǔ nüè jīn
[释义] 推崇古代,苛责现今。
[出处] 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而又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大抵生则不遇,死而垂者众焉。”
[拼音] róng gǔ lòu jīn
[释义] 见“荣古虐今”。
[出处] 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不知诗有真本领,未可以荣古陋今之见。”
[拼音] pān jīn lǎn gǔ
[释义] 谈今说古。谈话的内容兼及古今
[出处] 元·周文质《斗鹌鹑·咏小卿》套曲:“释卷挑灯,攀今览古。”
[拼音] pī gǔ tōng jīn
[释义] 披:翻阅。通:通晓。研究历史,通晓古今。
[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书案铭》:“敬客礼贤,恭思俨束,披古通今,察奸理俗。”
[拼音] gǔ jīn yī zhé
[释义] 辙:车轮碾过的痕迹。指某事物从古到今没有改变
[出处] 清·姚华《曲海一勺·述旨第一》:“立言者骛高,读书者好奇,与其詹詹,毋宁炎炎,古今一辙,颠扑不破。”
[拼音] guàn chuān gǔ jīn
[释义] 贯穿:贯通,通达。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
[出处] 宋·洪迈《夷坚丙志·赵和尚》:“至于贯穿古今,精练吏事,于天下文官实为第一。”
[拼音] gé gǔ tōng jīn
[释义] 穷究古代,通晓当代。谓学富识广。
[出处]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四折:“贤才抱德隐田园,格古通今众所传。今番诏取为官后,保祚皇图亿万年。”
[拼音] nì gǔ zhí jīn
[释义] 泥:拘泥;执:执拘,约束限制。比喻用古代的陈规硬套今天的事物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6回:“于此礼不遵,而泥古执今,不独失礼,竟可谓之不臣矣。”
[拼音] gǎn jīn sī xī
[释义] 见“感今怀昔”。
[出处] 宋·刘珙《满江红·遥寿仲固叔谊》词:“叹离多聚少,感今思昔。”
[拼音] huái gǔ shāng jīn
[释义] 怀:想念;伤:忧思。怀念过去的时光,哀叹现在
[出处]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拼音] kōng gǔ jué jīn
[释义] 古来不曾有过,今世也不会再有。指自古以来是独一无二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这人真是经天纬地之才,空古绝今之学。”
[拼音] fǔ jīn tòng xī
[释义] 见“抚今悼昔”。
[出处] 明·陈汝元《金莲记·释愤》:“感惠忘仇,抚今痛昔。”
[拼音] ér jīn ér hòu
[释义] 而:语助词。从今以后。
[出处] 《吕氏春秋 恃君览 长利》:“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旧唐书 卢藏用传》:“而今而后,焚蓍龟,毁律历,废六合,斥五行,浩然清虑,则将奚若?”
[拼音] yì xī fǔ jīn
[释义] 回忆昔日,看看今天
[拼音] diào gǔ shāng jīn
[释义] 吊:凭吊。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现今状况有所感伤。
[出处] 南朝·梁·简文帝《悔赋》:“铺究前史,吊古伤今。”
[拼音] dòng jiàn gǔ jīn
[释义] 洞鉴:明察。深入透彻地了解历史与现实世事。
[出处] 《旧唐书·王及善等传论》:“苟非洞鉴古今,深识王霸,何由立其高论哉。”
[拼音] gǔ shì jīng fēi
[释义] 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
[出处] 元·马致远《青衫泪》:“一个待咏月嘲风,一个待飞觞走斝,谈些古是今非,下学上达。”
[拼音] mài gǔ chāo jīn
[释义] 指超越古今
[出处] 元 汤式《哨遍 新建构栏教坊求赞》:“方位里都按着郭景纯经天纬地阴阳诀,规矩上不离了鲁公迈古超今造化机。”
[拼音] nì gǔ fēi jīn
[释义] 拘守古代的而否定当今的。形容崇尚陈规旧法,贬低新鲜事物。
[出处] 宋 刘恕《自讼》:“泥古非今,不达时变,疑滞少断,劳而无功。”
[拼音] gǔ féi jīn shòu
[释义] 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
[出处] 唐·张远彦《书法要录》卷二:“无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瘠。古今既殊,肥瘦颇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