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iù hèn xīn chóu
[释义] 新仇加旧恨。形容仇恨深。
[出处] 南唐·冯延巳《采桑子·二》词:“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
[拼音] guó hèn jiā chóu
[释义] 恨:怨恨。国家被侵略和家园被破坏之仇恨
[出处] 《二度梅》第四场:“我良玉幸而留下残生……诛灭卢贼,以雪国恨家仇。”
[拼音] qiān chóu wàn hèn
[释义] 指数不清的仇恨。形容仇恨深
[出处] 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与君一把无名火,烧尽千愁万恨。”
[拼音] nèi jǔ bù shī qí zǐ,wài jǔ bù shī qí chóu
[释义] 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荀慈明曰:‘昔者祁奚内举不失其子,外举不失其仇,以为至公。’”
[拼音] tiǎn yán shì chóu
[释义] 谓不知羞耻地为仇敌做事。
[出处] 罗正纬《滦州革命先烈事略 王金铭》:“若靦颜事仇,为虎作伥,心果安在耶?”
[拼音] rèn chóu zuò fù
[释义] 同“认贼作父”。
[出处] 方志敏《可爱的中国》:“朋友,虽然在我们之中,有汉奸,有傀儡,有卖国贼,他们认仇作父,为虎作伥,但他们那班可耻的人,终竟是少数。”
[拼音] tóng chóu dí kǎi
[释义] 见“同仇敌忾”。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五论“文人相轻”——明术》:“读者大众的对于某一作者,是未必和‘批评’或‘批判’者同仇敌慨的。”
[拼音] mào shǒu zhī chóu
[释义] 贸首:要得到对方的头颅。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出处] 《战国策·楚策二》:“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仇也。”
[拼音] tóng yè xiāng chóu
[释义] 犹言同行是冤家。形容同行业的人不易相处。
[出处] 清·翟灏《通俗编·交际》:“同美相护,同业相仇。”
[拼音] shēn chóu xiǔ yuàn
[释义] 犹深仇大恨。
[出处] 董必武《反侵略声中纪念钱亦石先生》:“甚至彼此之间深仇宿怨的人也在‘抗日第一’的前提下,一致携手。”
[拼音] jí è ruò chóu
[释义] 见“嫉恶如仇”。
[出处]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公一时忠愤激发,嫉恶若仇,容或偶为此语,揆其心术,仍不失为磊落光明。”
[拼音] xuè hǎi yuān chóu
[释义] 血海:形容杀人流血很多。形容仇恨极大、极深
[出处] 清·陈天华《狮子吼》:“放着他血海冤仇三百载,鬼混了汉家疆宇十余传。”
[拼音] xuě chǐ bào chóu
[释义] 雪:洗掉。洗掉耻辱,打击仇敌。亦作“报仇雪耻”。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
[拼音] gé sù zhī chóu
[释义] 宿:夜。隔夜的仇怨
[出处]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8回:“谁家两口子没有言差语错呀?夫妻们有隔宿之仇么?”
[拼音] mìng yǔ chóu móu
[释义]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命与仇谋,取败几时。”
[拼音] jiè shēn bào chóu
[释义] 见“借交报仇”。
[出处] 明·高启《结交少年场行》:“结交须结游侠儿,借身报仇心不疑。”
[拼音] shēn chóu zhòng yuàn
[释义] 怨:仇恨。极深极大的仇恨。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阿金》:“在邻近闹攘一下当然不会成什么深仇重怨。”
[拼音] jiù chóu sù yuàn
[释义] 结了很久的怨仇。
[拼音] jiě jiàn bài chóu
[释义] 谓息争释怨。汉许荆兄子世尝杀人,仇者将杀世,荆乃跪拜仇者曰:“兄早没,只一子,原杀身代之。”仇者曰:“许掾郡中称贤,何敢相侵!”因解剑去。事见《汉书·许荆传》。
[出处] 汉许荆兄子世尝杀人,仇者将杀世,荆乃跪拜仇者曰:“兄早没,只一子,原杀身代之。”仇者曰:“许掾郡中称贤,何敢相侵!”因解剑去。事见《汉书·许荆传》。
[拼音] miǎn yán shì chóu
[释义] 谓不知羞耻地为仇敌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