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ēn rén hòu zé
[释义] 谓深厚的仁爱和恩惠。
[出处] 宋·陈亮《书后》:“初,天圣、明道之间,太祖、太宗、真宗以深仁厚泽涵养天下盖七十年。”
[拼音] fā zhèng shī rén
[释义] 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
[出处] 宋·苏轼《论赏罚及修河事》:“方是时,二圣在位,发政施仁,惟恐不及。”
[拼音] ǎi rán rén zhě
[释义] 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
[出处] 朱自清《儿女》:“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真是‘蔼然仁者’之言。”
[拼音] rén xīn rén wén
[释义] 闻:出名,有声望。有仁慈的心肠,有仁爱的声誉。
[出处] 《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拼音] qīn rén shàn lín
[释义] 见“亲仁善邻”。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
[拼音] hán rén huái yì
[释义] 谓有仁义之德。
[出处] 汉·刘向《说苑·辨物》:“故麒麟麕首牛尾,圆顶一角,含仁怀义。”
[拼音] jiǎ rén zòng dí
[释义] 讲不该讲的仁义,做出不该做的事情,给自己招致祸患
[拼音] méi rén méi yì
[释义] 没有一点仁义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似你这般没仁没义的,死了一个,又讨一个,出了一个,又纳了一个。”
[拼音] zhàng yì xíng rén
[释义] 注重义气,施行仁德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5回:“素知将军仗义行仁,扶危济困,不想果然如此义气!倘蒙存微命,当以捐躯保奏。”
[拼音] xiū rén xíng yì
[释义] 修:实行。施行仁爱正义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
[拼音] dǎo rén lǚ yì
[释义] 遵循仁义之道。
[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论安老爷这个人蹈仁履义,折矩周规,不得不谓之醇儒。”
[拼音] nèi rén wài yì
[释义] 内心很仁慈,待人重情义
[出处]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伏以阁下内仁而外义,行高而德巨,尚贤而兴能,哀穷而悼屈。”
[拼音] rén jiāng yì sù
[释义] 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出处] 《搜神记 杨伯雍》:“公汲水作义于坂头,行者皆饮之。《后汉书 黄昏传》:“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
[拼音] mù rén yù yì
[释义] 谓受仁义的熏陶。
[出处] 清·吴定《示诸生书》:“自《宋史》创立道学之徒,以尊濂、洛、关、闽诸贤,一时从其游者,罔非沐仁浴义,暗然为心性之谋,何其盛也。”
[拼音] lǚ rén dǎo yì
[释义] 履、蹈:执行。指履行仁义之道。
[出处] 三国·魏·应璩《荐和虑则笺》:“质性纯粹,体度贞正,履仁蹈义,动循轨礼。”
[拼音] rén yì zhī bīng
[释义] 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
[拼音] jiǎ rén jiǎ yì
[释义] 伪装仁慈,其实内心奸恶
[拼音] má bì bù rén
[释义] 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没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