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ū yù qī rén
[释义] 誉:声誉,名誉。用虚假的声誉欺骗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
[拼音] jiǎn rén shēng tiān
[释义] 见“蹇人上天”。
[出处] 清·蒋士铨《临川梦·遣跛》:“我为拯救生灵,不惜这条老命,卖油翁,岂学蹇人升天而贪荣利者乎?”
[拼音] lǐ shùn rén qíng
[释义] 指礼是顺乎人之常情,人与人共处必须遵守的规范。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卓茂传》:“律设大法,礼顺人情。今我以礼教汝,汝必无怨恶。”
[拼音] lè chéng rén měi
[释义] 乐于成全人家的好事。
[出处] 清·叶廷琯《吹网录·建康集足本》:“与余无一日之雅,乃慨然乐成人美。”
[拼音] lìng rén qiè chǐ
[释义] 令:使;切齿:牙齿相磨切,表示极其愤恨。使人非常愤恨。
[出处] 《三国志 魏志 王肃传》:“着《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
[拼音] lǔ rén huí rì
[释义] 同“鲁阳挥戈”。
[出处] 南朝·梁·江淹《萧拜太尉扬州牧表》:“徒怀汉臣伏阙之诚,竟无鲁人回日之感。”
[拼音] yú nòng rén mín
[释义] 欺骗捉弄老百姓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四年》:“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
[拼音] máng rén mén zhú
[释义] 见“盲翁扪钥”。
[出处] 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第三节:“盲人扪烛,而以为日,欲正告之,则不能免于词费。”
[拼音] nài rén jǔ jué
[释义] 指耐人寻味
[出处] 清 赵翼《瓯北诗话 白香山诗一》:“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拼音] nǐ rén bì yú qí lún
[释义] 拟:比拟;伦:同类。指比拟某人或某事,一定要用同类或同等的人和事物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下》:“拟人必于其伦。”
[拼音] nǐ rén bì yǐ qí lún
[释义] 拟:比拟;伦:同类。指比拟某人或某事,一定要用同类或同等的人和事物
[出处] 唐·刘知畿《史通·叙事》:“洎乎中代,其体稍殊,或拟人必以其伦,或述事多比于古。”
[拼音] yǎ rén yùn shì
[释义] 高雅而有风致的文人。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科诨》:“文字佳,情节佳,而科诨不佳,非特俗人怕看,即雅人韵士,亦有瞌睡之时。”又《声容·治服》:“若果如是,则亦艳妆村妇而已矣,乌足动雅人韵士之心哉。”
[拼音] qióng niǎo guī rén
[释义] 无处可飞的鸟被迫投入人的怀抱。比喻因处境艰难而投靠别人
[出处] 《魏书·张普惠传》:“夫穷鸟归人,尚或兴恻。”
[拼音] rén wēi wàng qīng
[释义] 谓身份低下,资望不足。多用作自谦之词。
[出处] 宋·岳飞《奏乞罢制置使职事状》:“窃念臣人微望轻,难任斯职。”
[拼音] rén zú jiā gěi
[释义] 同“人给家足”。
[出处] 宋·曽巩《监司制》:“人足家给,富饶洽于公私。”
[拼音] rén xīn rú jìng
[释义] 人的心就像镜子似的透亮明白
[出处] 宋·洪迈《夷坚丙志》第10卷:“且谓人心如镜,须管常磨,勿令尘染污,自然聪明。”
[拼音] rú rén yǐn shuǐ,lěng nuǎn zì zhī
[释义]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袁州蒙山道明禅师》:“某甲虽在黄梅随众,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授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是某甲师也。”
[拼音] shěn jǐ dù rén
[释义] 审:审查。度:估量。先审查自己,再估量别人。
[出处]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孟君子审己度人,故能免于斯累而作论文。”
[拼音] sāo rén yì kè
[释义] 同“骚人墨客”。
[出处]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湖山幽境,风月遨游,实骚人逸客之常情。”
[拼音] shā rén rú tiě
[释义] 见“杀人如麻”。
[出处] 《新唐书·黄巢传》:“观察使韦岫战不胜,弃城遁,贼入之,焚室庐,杀人如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