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uàn jǐng tuí yuán
[释义] 断裂的井栏;塌毁的院墙。形容田宅毁弃的破败荒凉景象。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拼音] shì jǐng xiǎo rén
[释义] 指城市中庸俗鄙陋之人。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那陈东阳是个市井小人,不晓道理的。”清·姚鼐《范蠡论》:“吾观庄生非贤者也,其褊心与市井小人之为虑无以异。”
[拼音] jǐng dǐ há má
[释义] 指井底的癞蛤蟆,比喻没有见识的人
[出处]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弹丝》:“妾阅人多矣,皆是井底蛤蟆,未有中原麟凤。”
[拼音] luò jǐng tóu shí
[释义] 比喻趁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
[出处] 沙汀《炮手》:“从未做过落井投石的事。”
[拼音] tiāo xuě tián jǐng
[释义] 比喻劳而无功。
[出处] 唐·顾况《行路难三首》:“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沙作饭岂堪吃。”宋·释正受《嘉泰普灯录》:“多少痴禅和尚挑雪去填井。”
[拼音] pāo xiāng lí jǐng
[释义] 离开家乡故土。
[出处] 靳以《去路》:“我这么大年纪,我可不愿意抛乡离井地走那么远。”
[拼音] dān xuě tián jǐng
[释义] 见“担雪塞井”。
[出处] 《五灯会元·智海平禅师法嗣·净因继成禅师》:“大似担雪填井,傍若无人。”
[拼音] qīn cāo jǐng jiù
[释义] 谓亲自料理家务。
[出处] 汉·刘向《列女传·周南之妻》:“家贫亲老,不择官而仕;亲操井臼,不择妻而娶。”
[拼音] tóu hé mì jǐng
[释义] 即寻死觅活。闹着要死要活。多指用自杀来吓唬人。
[出处] 俞平伯《中年》:“但是在另一方面,说非看不可,或者没有得看,就要跳脚拍手,以至于投河觅井。”
[拼音] tóu hé bēn jǐng
[释义] 谓投水自杀。
[出处]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动不动神头鬼脸,投河奔井,拽巷逻街,张舌骗口,花言巧语,指皂为白。”
[拼音] xià jǐng tóu shí
[释义] 见人掉进井里,不但不搭救,反而向井里仍石头。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他一见宪眷比从前差了许多,晓得其中一定有人下井投石,说他的坏话。”
[拼音] lí xiāng bié jǐng
[释义] 见“离乡背井”。
[出处]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天情道理书》:“离乡别井,劳碌奔驰,不分蚤夜。”
[拼音] dān xuě sāi jǐng
[释义] 挑雪去填塞水井。比喻徒劳无功。
[出处] 唐 顾况《行路难》诗:“君不见担雪塞井徒用力,炊沙作饭岂堪吃。”
[拼音] kě ér chuān jǐng
[释义] 比喻事先没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出处]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拼音] kǎn jǐng zhī wā
[释义] 废井里的青蛙。比喻见识不多的人。
[出处] 庄周《庄子 秋水》:“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
[拼音] jǐng jǐng yǒu xù
[释义] 见“井井有序”。
[出处] 柳青《狠透铁》:“起早贪黑地奔波,饲养上、副业上、保管上,样样项项料理得井井有绪。”
[拼音] gǔ jǐng wú bō
[释义] 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出处] 唐·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拼音] jǐng jǐng yǒu fǎ
[释义] 有条理、有法度。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白于玉》:“女外理生计,内训孤儿,井井有法。”
[拼音] jǐng dǐ míng wā
[释义] 犹井蛙。
[出处]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则你那自尊自贵无高下,真乃是井底鸣蛙。”
[拼音] jǐng zhōng qiú huǒ
[释义] 在水井里去寻求火。比喻方法或方向不对,根本达不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