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zhuàng qì líng yún - [释义] 豪壮的气概高入云霄。 -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第六十一回:“杀场临敌处,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更忠肝贯日,壮气凌云。”  
- [拼音] hǎi lì yún chuí - [释义] 形容文辞气魄极大。 - [出处] 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  
- [拼音] kāi yún wò wù - [释义] 比喻对人施展手段。 - [出处] 《宣和遗事》前集:“姓李名做师师……两只手,偏会拏云握雾。便有富贵郎君,也使得七零八落。”  
- [拼音] mián yún wò shí - [释义] 比喻山居生活。 - [出处] 唐刘禹锡《西山半若试茶歌》:“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卧石人。”  
- [拼音] ná yún jué shí - [释义] 攫:取。形容古树高耸入云,枝干悬空,姿态奇特,气势雄伟。 - [出处]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 草河录》下:“厅前多古树,有拿云攫石之势。”  
- [拼音] ná fēng yuè yún - [释义] 拿:握持。比喻气概雄杰俊伟 - [出处] 明·宋濂《凤阳陈方式赠二代碑铭》:“当时元夫志士,无不拿风跃云,吐阳嘘阴,致身于九霄之上。”  
- [拼音] pēn yǔ xū yún - [释义] 形容浪花水气的飞溅散逸。 - [出处] 明·刘基《送陈庭学之成都卫照磨任》诗:“君不见岷山导戒南纪,喷雨嘘云九千里,瞿唐剑阁键重关,锦城花绕成都市。”  
- [拼音] piàn yún zhē dǐng - [释义] 比喻得到别人的恩泽。 - [出处]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小人到前面死了呵,那生那世,做驴做马,填还这债,若不死呵,但得片云遮顶,此恩必当重报也。”  
- [拼音] piāo rú yóu yún - [释义] 飘:飘逸;游云:流动的云彩。形容书法和人的仪容俊逸潇洒 -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  
- [拼音] pān yún zhuī yuè - [释义] 攀:攀附。攀援青云而上天。比喻仕宦登进 - [出处] 三国·魏·曹植《苦思行》诗:“我心何踊跃,思欲攀云追。”  
- [拼音] wàn lǐ wú yún - [释义] 湛湛蓝天,没有一丝云彩。形容天气晴朗。 -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碧天万里无云,空劳倦客身心。”  
- [拼音] wàng yún zhī qíng - [释义] 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 [出处] 《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登奇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 [拼音] wù àn yún shēn - [释义] 迷蒙渺远。喻相距之遥远。 - [出处] 宋·冯取洽《摸鱼儿·玉林君为遗蜕山中桃花赋》词:“玄都观里应遗恨,一抹断烟残缕。愁望处。想雾暗云深,忘却来时路。”  
- [拼音] wù sàn yún pī - [释义] 喻变化之快。 - [出处] 汉·蔡邕《释诲》:“武夫奋略,战士讲锐,电骇风驰,雾散云披。”  
- [拼音] xiá yǒu yún péng - [释义] 与云霞为朋友。谓避世隐居。 - [出处] 宋·叶适《朝请大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陈公墓志铭》:“或栖连岗,或泛长流;霞友云朋,造物与游。”  
- [拼音] yǔ còu yún jí - [释义] 比喻众多的人或事物聚集一处。 - [出处] 《宋书 袁淑传》:“汴泗秀士,星流电烛;徐阜严兵,雨凑云集。”  
- [拼音] chǔ yún xiāng yǔ - [释义] 比喻男女幽情。 - [出处] 荆干臣《全元散曲》:“玉鞭杨柳春风陌,绣毂梨花夜月街,楚云湘雨梦阳台。休分外,花柳暗尘埃。”  
- [拼音] qióng dǎo chūn yún - [释义] 即琼华岛。明代北京八景之一。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积水潭》:“海子东浒有琼华岛,亦永乐间赐名。岛之阳为广寒殿,乔松古桧,烟云缭绕。京师八景有‘琼岛春云’,谓此。”明王洪《北京八咏》有《琼岛春云》诗。亦谓北京十景之一。明李东阳《京都十景》诗之一有《琼岛春云》 - [出处]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积水潭》:“海子东浒有琼华岛,亦永乐间赐名。岛之阳为广寒殿,乔松古桧,烟云缭绕。京师八景有‘琼岛春云’,谓此。”明·王洪《北京八咏》有《琼岛春云》诗。明·李东阳《京都十景》诗之一有《琼岛春云》。  
- [拼音] wò wù téng yún - [释义] 驾驭云雾。意谓善于掌握戎机。 - [出处] 元·无名氏《连环记》第一折:“这其间多亏了张子房说地谈天口,韩元帅握雾拏云手。”  
- [拼音] yún zhē wù zh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