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er fou zhong huo
[释义] 用两种容量不同的器具来量粮食,怎幺也量不清。比喻标准不一,是非不明。缶、锺:指量器。
[出处] 《庄子·天地》:“以二缶锺惑,而所适不得矣。”
[拼音] èr sān jūn zǐ
[释义] 犹二三子。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汉书·楚元王传》:“故下明诏,试《左氏》可立不,遣近臣奉指衔命,将以辅弱扶微,与二三君子比意同力,冀得废遗。”
[拼音] èr xún jiǔ shí
[释义] 旬:十天。二十天中只吃九顿饭。形容生活极端困苦
[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 立节》:“子思居于卫,缊袍无表,二旬而九食。”
[拼音] jūn mìng wú èr
[释义] 指君主的命令不可更改。形容君命有绝对的权威性。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拼音] bù qín èr máo
[释义] 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宋襄公曰:‘君子不受伤,不擒二毛。’”
[拼音] bù guǎn yī èr
[释义] 不论是非情由,不顾后果。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六回:“你这猴子,不管一二,到处里闯祸。”
[拼音] èr xīn sān yì
[释义] 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出处] 明 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六回:“念佛是一桩正事,岂有二心三意?”
[拼音] gǎ dài èr tiān
[释义] 形容那些把人从危险、艰难、疾病当中挽救出来的人。
[拼音] wǔ nán èr nǚ
[释义] 《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谓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
[出处] 《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
[拼音] èr táo shā sān shì
[拼音] cháo sān mù èr
[释义] 比喻主意多变。
[拼音] gōng yī měi èr
[释义] 功:功绩。做一方面的事情而取得两方面的美名。
[拼音] sān dōng èr xià
[释义] 犹言三两年。
[拼音] sān quán èr jiǎo
[释义] 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
[拼音] yī léi èr shǎn
[释义] 形容躲避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