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āo bīng mǎi mǎ
[释义] 招收士兵;购买战马。形容组织扩充力量。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虏谍》:“限他三年内招兵买马,骚扰淮阳地方,相机而行,以开征进之路。”
[拼音] mǎi kōng mài kōng
[释义] ①指商业活动中的一种投机买卖行为。投机者根据某种货物或股票、证券的涨落行情;通过经济人或交易所乘机买进或卖出;而买卖双方都没有货物或现款的进出;只是到期就进出之间的差价结算盈亏;从中获取暴利。②比喻一无所有而进行招摇撞骗的各种投机活动。
[出处] 鲁迅《准风月谈 由聋而哑》:“因为多年买空卖空的结果,文界就荒凉了。”
[拼音] qiān jīn nán mǎi
[释义] 形容某物的珍贵,不能用金钱买到
[出处]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59回:“腰肢未盈一掬,诚为软玉温香,千金难买,不胜欢娱。”
[拼音] zhèng rén mǎi lǚ
[释义] 履:鞋。形容有的人脱离实际;只按教条办事。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拼音] mǎi dú huán zhū
[释义]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却退还了匣子里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出处] 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拼音] péi běn mǎi mài
[释义] 亏损的生意。泛指吃亏的事
[出处] 林予《雁飞塞北》第33章:“经验证明,生荒地头年不长粮食,那是赔本买卖。”
[拼音] shōu mǎi rén xīn
[释义] 指用金钱、感情等笼络人心
[出处]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31回:“他也知道收买民心,开仓赈济,并恤被兵之家,四县亦如此行事。”
[拼音] jiàn mǎi guì mài
[释义] 低价买进,高价售出。
[出处] 汉·班固《汉书·景帝纪》:“吏受所监临,以饮食免,重;受财物,贱买贵卖,论轻。”
[拼音] qiān jīn mǎi xiào
[释义] 花费千金,买得一笑。旧指不惜重价,博取美人欢心。
[出处] 南朝宋·鲍照《代白纻曲》:“齐讴秦吹卢女弦,千金雇笑买芳年。”
[拼音] mài dāo mǎi dú
[释义] 刀:武器;犊:牛犊。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
[出处] 唐 武元衡《兵行褒斜谷作》诗:“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
[拼音] qiān jīn mǎi gǔ
[释义] 花千金高价去购买千里马的骨头,比喻爱惜人才
[出处]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12回:“晚生下士,蒙老先生怜才心切,欲自愧怍,故得冒充名流,作千金买骨。”
[拼音] mài jiàn mǎi niú
[释义] 卖掉刀剑;买进耕牛。形容改业归农;也形容离开战斗生活;从事生产劳动。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 龚遂》:“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椟。”
[拼音] gōng mǎi gōng mài
[释义] 公平合理地买卖。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7回:“大人做道员时,驿上草料豆子,公买公卖,丝毫不亏累民户。”
[拼音] qiǎng mǎi qiǎng mài
[释义] 强迫买或卖
[出处] 王朔《橡皮人》:“再说,做买卖也没有强买强卖的。”
[拼音] mǎi mǐ xià guō
[释义] 家中没有米,要去买米才能做饭。指生活贫困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退还给他,我不等他这二两银子买米下锅。”
[拼音] mǎi niú mài jiàn
[释义] 见“买牛卖剑”。
[出处] 元·朱庭玉《青杏子·归隐》:“归来好向林泉下,买牛卖剑,求田问舍,学圃耘瓜。”
[拼音] mǎi jiàn mài guì
[释义] 指低价买进而高价卖出
[出处] 汉 张衡《西京赋》:“尔乃商贾百族,裨贩夫妇。”三国 吴 薛综注:“裨贩,买贱卖贵,以自裨益。”
[拼音] mài kōng mǎi kōng
[释义] 买卖双方都没有货、款进出,只就到期的进出之间的差价结算盈亏。比喻投机倒把的行为
[出处] 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铸银》:“沪市卖空买空,昔年每元已涨过八钱。”
[拼音] mài jiàn mǎi dú
[释义] 同“卖剑买牛”。
[出处] 明·张居正《答殷石汀言宜终功名答知遇书》:“抚民愿焚械归籍,此即古人卖剑买犊之化也。”
[拼音] mài dāo mǎi niú
[释义] 刀:武器。指卖掉武器,从事农业生产
[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刘昆宰江陵,昔日反风灭火;龚遂守渤海,卖刀买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