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ào shàn lè shī
[释义] 好:喜欢;善:亲善;乐:乐意;施:施舍;把财产给别人。指喜欢作善事;乐意施舍。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二》:“闻徽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拼音] ān jiā lè yè
[释义] 安定地生活,愉快地从事其职业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薄收赋税,毋殚民财,使天下梨元咸安家乐业。”
[拼音] gān xīn lè yì
[释义] 甘心:心里乐意。心里完全愿意,毫不勉强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但是为了钱先生的恢复健康,就是冬天没有皮袍穿,他也甘心乐意。”
[拼音] ān pín lè dào
[释义]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处境虽很贫困;仍乐于坚守信仰。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拼音] lè cǐ bù pí
[释义] 乐:喜爱;爱好;疲:疲倦。乐于做某事;沉浸其中;不觉疲倦。形容对某种事物特别感兴趣。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拼音] ān tǔ lè yè
[释义] 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出处] 汉扬雄《连珠》:“吏不苟暴,役赋不重,财力不伤,安土乐业,民之乐也。”
[拼音] lè jí bēi shēng
[释义] 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出处] 《史记 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淮南子 道应训》:“夫物盛而衰,乐极则悲。”
[拼音] qí lè wú qióng
[释义] 乐;乐趣;穷:尽头。指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
[出处] 宋 邵雍《伊川击壤集 君子饮酒吟》第16卷:“家给人足,时和岁丰;筋骸康健,里闬乐从;君子饮酒,其乐无穷。”
[拼音] lè cǐ bù juàn
[释义] 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出处] 《后汉书 光武帝纪》:“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拼音] lè tiān zhī mìng
[释义] 天:天命;天的意志;命:命运。以听任命运的安排为快乐;并安于自己的处境。这是古代宿命论的思想。
[出处] 《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拼音] yì yì bù lè
[释义] 悒悒:忧愁不安的样子。心里郁闷,感到不快。
[出处] 汉 班固《汉武帝内传》:“庸主对坐,悒悒不乐。”
[拼音] lè chāng fēn jìng
[释义] 比喻夫妻分离
[出处] 元 孙季昌《端正好 四时怨别集杂剧名》:“受寂寞似越娘背灯,恨离别如乐昌分镜。”
[拼音] bù yì lè hū
[释义] 亦:也;乎:文言文中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吗”或“呢”。不也是快乐的吗?后用以形容事态发展到过甚的地步。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拼音] zhù rén wéi lè
[释义] 把帮助别人作为一种快乐。
[出处] 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拼音] hé lè bù wéi
[释义] 何:为什么;为:做。为什么不乐意做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对自己有益的事当然愿意去做。
[出处] 《再生缘》第79回:“讲到江三嫂原本算小,今见郡主出银,买他体面,何乐不为?”
[拼音] lè yú zhù rén
[释义] 很乐意帮助别人
[出处]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她见他为人忠厚,乐于助人,也信任他,处处请教。”
[拼音] lè ér wàng fǎn
[释义] 返:回还。快乐得忘了回去。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出处] 《晋书 符坚载记上》:“坚尝如邺,狩于西山,旬余,乐而忘返。”
[拼音] bó lè xiàng mǎ
[释义]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出处] 《十月》1981年第6期:“她带上多年写下的社会科学论文和空前的决心去接受伯乐相马的考验了。”
[拼音] xiān yōu hòu lè
[释义] 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拼音] lè bù kě jí
[释义] 享乐不可过分。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志不可满,乐不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