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ù tuó zhī nìng
[释义] 《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祝鮀,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谓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
[出处] 《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拼音] rén yì zhī bīng
[释义] 兵: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同“仁义之师”。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
[拼音] sāi wēng zhī mǎ
[释义] 塞马。
[出处]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序一:“嗟乎嗟乎!廿年幻梦,如此收场;万里故乡,罔知所适。若论祸福,塞翁之马难知;语到死生,庄子之龟未卜。叹浮生其若梦,为欢几何?抚结局以如斯,前尘已矣。”
[拼音] táng yú zhī zhì
[释义] 唐虞: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旧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
[出处] 《古文观止 王鏊〈亲政篇〉》:“吴楚材等尾批‘谁谓唐虞之治,不可见于今哉。’”
[拼音] wú yī zhī fù
[释义] 春秋末,吴破楚,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倚庭墙而哭,七日勺饮不入。秦哀公乃赋《无衣》诗,并出兵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后以“无衣之赋”。为出师相援、同仇敌忾之典。
[出处] 春秋末,吴破楚,楚大夫申包胥乞师秦廷,倚庭墙而哭,七日勺饮不入。秦哀公乃赋《无衣》诗,并出兵救楚。事见《左传·定公四年》。
[拼音] xiān jiè zhī shī
[释义] 纤介:细微。很小的过失。
[出处]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 王道》:“春秋记纤介之失。”
[拼音] yā juàn zhī zuò
[释义] 压:超过。指诗文书画中能超过其它同类作品的、最出色的作品。
[拼音] yī jiàn zhī yáo
[释义] 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拼音] bù shí zhī cí
[拼音] wú xíng zhī zhōng
[拼音] liàn zhī wèi dìng
[释义] 用心琢磨,反复锤炼,决定不下来
[拼音] niú shān zhī bēi
[释义] 在牛山上发出的悲叹。讥讽因非份之想而引起的悲哀
[拼音] dòng liáng zhī cái
[释义] 比喻能担当大事的人才
[拼音] qìng shí zhī gù
[释义] 比喻不可动摇
[拼音] he de kan zi
[释义] 有什么德能承受得起这样的封赏。
[拼音] sōng bǎi zhī shòu
[释义] 比喻长寿。
[拼音] tiān yòu zhī jìng
[释义] 鼠鼬类往来的小路。引申为荒凉偏僻的小道。
[拼音] wǎ yǐng huā yú
[释义] 喻求庇于人。
[拼音] wáng yáng zhī tàn
[释义] 亡:丢失。叹:叹息。为丢失了羊而叹息。比喻探索学问,徘徊歧路,结果一无所得,空留遗憾。亦作“亡羊歧路”。
[拼音] wén xiàn zhī jiā
[释义] 指博学多闻、熟悉典章掌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