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èi xíng zhī huàn
[释义] 尚未显露的祸患。
[出处] 宋·苏舜钦《谘目》:“不如先取为备,可以建事立功,消未形之患。”
[拼音] wú fāng zhī mín
[释义] 古谓不知礼法的人。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经解》:“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
[拼音] wū jí zhī jiāo
[释义] 指以利聚合,不以诚相待的交情。
[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形势解》:“与人交,多诈伪无情实,偷取一切,谓之乌集之澔。”
[拼音] wú wàng zhī yōu
[释义] 平白无故遭灾的忧虑。
[出处]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无妄之忧勿药喜,一善自足禳千灾。”
[拼音] wú wéi zhī zhì
[释义] 指道家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的治理方法。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他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
[拼音] wú xíng zhī zuì
[释义] 犹言莫须有之罪。
[出处] 《隋书·炀帝纪》:“绩著经纶,或恶其直道,或忿其正议,求其无形之罪,加以刎颈之诛。”
[拼音] zì xīn zhī lù
[释义] 罪犯自己改正错误,重新做人的出路。
[出处] 《三国志 魏志 田豫传》:“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
[拼音] wéi xián zhī pèi
[释义] 韦:熟牛皮,弦:弓弦。原指西门豹性急,佩韦自戒;董安于性缓,佩弦自戒。原形容随时警戒自己。后常比喻有益的规劝。
[出处] 《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己;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故佩弦以自急。”
[拼音] wàng yún zhī qíng
[释义] 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出处] 《新唐书·狄仁杰传》:“仁杰登奇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拼音] wú fú zhī sàng
[释义] 谓有悲恻之心而无服丧之举。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孔子闲居》:“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
[拼音] wú fú zhī shāng
[释义] 古指未满八岁而夭折。因未成年,无丧服之礼,故称。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以有虞氏之瓦棺葬无服之殇。”
[拼音] xī shì zhī cái
[释义] 指世间很少有的人才。
[出处] 元 无名氏《射柳捶丸》第一折:“欲解倒悬之厄,须杖希世之才。”
[拼音] xiāng qū zhī qíng
[释义] 乡曲:乡里。同乡的情谊
[出处] 唐·牛肃《吴保安》:“侧闻吾子急人之忧,不遗乡曲之情,忽垂特达之眷,使保安得执鞭弭,以奉周施。”
[拼音] xué chǔ zhī tú
[释义] 穴:洞;处:居。居住在洞穴中的人。比喻孤陋寡闻、见识浅薄的人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魏嚣传》:“而王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
[拼音] xiàng yú zhī gǎn
[释义] 向隅:面朝屋子的角落。指失望的感觉
[出处] 鲁迅《记“发薪”》:“然而还有薪水的和新近加俸的呢,可就不免有向隅之感。”
[拼音] xiōng zhōng zhī yǐng
[释义] 颖:聪明。心中的聪明才智
[出处] 汉·王充《论衡·程材》:“博学览古今,计胸中之颖,出谥十万。”
[拼音] xiāo fǔ zhī zhū
[释义] 萧斧:行刑的斧钺;诛:杀戮。受到斧钺的诛杀。形容人罪大恶极
[出处] 唐·孔颍达《春秋正义序》:“一字之嘉,有同华衮之赠;一言所黜,无异萧斧之诛。”
[拼音] xiāo xiǎo zhī tú
[释义] 宵小:盗贼。指盗匪坏人之流
[出处] 清·黄六鸿《城厢·防守》:“外有旷僻无人之地,恐宵小从此出入。”
[拼音] xū ér xū zhī
[释义] 虚:空虚。力量虚弱而故意表现虚弱,使敌人反误以为强大
[出处] 《草庐经略·虚实》:“虚而虚之,使敌人转疑以我为实。”
[拼音] fēi fèn zhī cái
[释义] 不是自己应得的钱财。指本身不应该拿的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