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án shān zhī shòu
[释义] 南山:终南山。寿命像终南山那样长久
[出处] 《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
[拼音] bù kān zhī shuō
[释义]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出处]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拼音] qū qū zhī zhòng
[释义] 区区:形容少。很少的几个人。
[出处] 《孔丛子·论势》:“以区区之众,居二敌之间。”
[拼音] duó rén zhī ài
[释义] 夺:抢夺。剥夺别人所喜爱的人或事物
[出处] 钱钟书《围城》:“你不是跟她很好么?夺人之爱,我可不来。人弃我取,我更不来。”
[拼音] yù zhī yǐ lǐ
[释义] 喻:晓喻,开导。用道理来开导说服人。
[出处] 宋·洪迈《夷坚志·丙志》第14卷:“然此妇见鸷兽不怖悸,乃能言之有理,亦难能也。”
[拼音] yì měi zhī yán
[释义] 过分夸奖的话。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
[拼音] fǎn bǔ zhī ēn
[释义] 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出处] 《春秋运斗枢》:“飞翔羽翮为阳,阳气仁,故乌反哺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君如念妾,还祈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返哺之私。”
[拼音] fēn cùn zhī mò
[释义] 比喻微少、细小。
[出处] 南朝 梁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宁当争分寸之末,竞锥刀之利哉?”
[拼音] fēng chén zhī shēng
[释义] 指蜚短流长的言语
[出处] 《宋书·氐胡传略阳清水氐扬氏》:“诸所谮引,言非一事,长涂万里,无路自明,风尘之声,日有滋甚。”
[拼音] shén dào zhī bǐ
[释义] 犹言神来之笔。
[出处] 清·龚炜《巢林笔谈续编·梅花主人传》:“沈启南先生为作《梅花主人图》,世称神到之笔,惜未及见。”
[拼音] gǔ zhǎng zhī jiān
[释义] 股:大腿。在大腿和手掌之间。比喻在操纵控制范围之内
[出处] 清·吴趼人《俏皮话·松鼠》:“若以我之同类,何以独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宁不欲一伸其自由耶?”
[拼音] guǎn kuī zhī shuō
[释义] 管窥:从管中看物。比喻见解局限、偏颇、肤浅
[出处] 鲁迅《集外集·小引》:“陀思妥夫斯基的人和他的作品,本是一时研究不尽的,统论全般,决非我的能力所及,所以这只好算作管窥之说。”
[拼音] méi jié zhī nèi
[释义] 形容近在眼前。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拼音] wèng tiān zhī jiàn
[释义] 瓮天:坐在瓮中观天,见天不大。比喻短浅的见识。
[出处] 宋·黄庭坚《再次韵奉答子由》诗:“似逢海若谈秋水,始觉醯鸡守瓮天。”
[拼音] qiè píng zhī zhì
[释义] 挈瓶:汲水用的瓶,它装不了多少水。比喻知识浅薄,不能深明事理。
[出处] 《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瓶之知(智),守不假器,礼也。”《战国策·赵策一》:“人有言,挈瓶之知(智),不失守器。”
[拼音] yú shuǐ zhī qíng
[释义] 像鱼和水那样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
[出处] 明·赵弼《蓬莱先生传》:“鱼水之情,极其娱乐。”
[拼音] juān dī zhī láo
[释义] 涓:细流;滴:水珠。很小的一点功劳。
[出处] 唐 李世民《赐刘洎自尽诏》:“刘洎出自闾武,言行罕称,于国无涓滴之劳,在朕匪粉榆之旧。”
[拼音] xiàng píng zhī yuán
[释义] 向平:东汉人向长,字子平,隐居不仕。原:同愿,表示心愿。比喻子女婚嫁事未完成。
[出处] 《后汉书》 向长传:「 建武中, 男女娶嫁既毕, 敕断家事勿相关, 当如我死也。 于是遂肆意与同好北海禽庆俱游五岳名山, 竟不知所终。」
[拼音] pí zhī bù cún,máo jiāng yān fù
[释义]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拼音] wú jī zhī yán
[释义] 没有根据、无从查证的话。
[出处] 《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