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找到1216个与“”相关的成语:
  • 瑚琏

    [拼音] hú liǎn zhī qì
    [释义]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出处]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 杀身

    [拼音] shā shēn zhī huò
    [释义] 自身性命遭杀害的大祸。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那知轻举妄动,却有杀身之祸!”
  • 经国

    [拼音] jīng guó zhī cái
    [释义] 指治理国家的才干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外篇 自叙》:“一时莫伦,有经国之才。”
  • 盖世

    [拼音] gài shì zhī cái
    [释义] 盖世:压倒当世,超出世上所有的;才:才能。形容超出当代、无与伦比的才能。
    [出处] 宋·苏轼《留侯论》:“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圯上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 膏肓

    [拼音] gāo huāng zhī jí
    [释义] 指不可医治的绝症。
    [出处] 《左传·成公十年》:“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 古稀

    [拼音] gǔ xī zhī nián
    [释义] 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出处] 唐 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瓜李

    [拼音] guā lǐ zhī xián
    [释义] 瓜李:瓜田李下。比喻处在嫌疑的地位。
    [出处]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好及第恶登科》:“是知瓜李之嫌,薏苡之谤,斯不可忘。”
  • 过江

    [拼音] guò jiāng zhī jì
    [释义] 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
    [出处] 柳亚子《南社会于虎丘之张东阳祠诗以纪之》:“莫笑过江典午鲫,岂无横槊建安才。”
  • 狗吠

    [拼音] gǒu fèi zhī jīng
    [释义] 谓小惊忧。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今中国无狗吠之惊,而外累于远方之备。”
  • 古已有

    [拼音] gǔ yǐ yǒu zhī
    [释义] 古代就已经有了
    [出处] 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
  • 引玉

    [拼音] yǐn yù zhī zhuān
    [释义] 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出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 管窥

    [拼音] guǎn kuī zhī jiàn
    [释义] 管窥:从管中看物。管筒所窥见的地方极小。比喻见解局限、偏颇、肤浅
    [出处] 《魏书·魏收传》:“仰恃皇造宿眷之隆,敢陈愚昧管窥之见。”
  • 涸辙

    [拼音] hé zhé zhī yú
    [释义] 涸:水涸,干涸;辙:车轮的痕迹。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出处] 明·无名氏《四贤记·告贷》:“惊心草木皆兵,举目椿萱何在,累累如丧家之犬,圉圉似涸辙之鱼。”
  • 磐石

    [拼音] pán shí zhī gù
    [释义] 比喻坚固不可动摇。
    [出处] 《晋书·陆机传》:“裁其亲疏之宜,使万国相难,以成盘石之固。”
  • 又玄

    [拼音] xuán zhī yòu xuán
    [释义] 形容事理非常奥妙,不易理解。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好生

    [拼音] hào shēng zhī dé
    [释义] 好生:爱惜生灵。指有爱惜生灵;不事杀戮的品德。
    [出处] 《尚书 大禹谟》:“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
  • 极而言

    [拼音] jí ér yán zhī
    [释义] 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指把话说到头。
    [出处] 明 袁宏道《与仙人论性书》:“极而言之,亦是心形炼极所现之象。”
  • 平庸

    [拼音] píng yōng zhī bèi
    [释义] 思想品质或成就完全不出色的或使人毫无印象的人,无足轻重的人,才疏者或平庸者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2章:“在农村这个天地里,他原来就不是平庸之辈。”
  • 瞬息

    [拼音] shùn xī zhī jiān
    [释义] 极短暂的时间内
    [出处] 《北史·魏世祖太武帝本纪》:“雅长听察,瞬息之间,下无以措其奸隐。”
  • 嗟来

    [拼音] jiē lái zhī shí
    [释义] 嗟:不礼貌的招呼声。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