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nǐ bù rén,wǒ bù yì
[释义] 你不讲仁义道德,我也就不道义了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回:“他无仁,我无义。公子必欲免祸,非行大事不可。”
[拼音] qióng bù shī yì
[释义] 义:礼义。虽然穷困,但不失礼义。
[出处] 《孟子·尽心上》:“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拼音] qì yì bèi xìn
[释义] 背离信义。谓不讲道义,不守信用。倍,通“背”。
[出处] 战国·赵·荀况《荀子·强国》:“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倍信而天下乱。”
[拼音] zhòng yì qīng shēng
[释义] 谓看重义行而轻视生命。
[出处] 《晋书·忠义传赞》:“重义轻生,亡躯殉节。劲松方操,严霜比烈。”
[拼音] qíng shēn yì zhòng
[释义] 指情感深远、恩义厚重。
[出处] 晋 温峤《重与陶侃书》:“且自顷之顾,绸缪往来,情深义重,着于人士之口。”
[拼音] qì xìn wéi yì
[释义] 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出处] 清·陈确《分三秦论》:“弃信违义,而背叛天下之所共主,以自行其智,虽得天下,其亡益违。”
[拼音] qì xìn wàng yì
[释义] 弃:丢弃;信:信用;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出处] 《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拼音] yǐn yù shī yì
[释义] 引喻: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指说话不恰当,不合道理。
[出处] 三国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拼音] tān shēng shě yì
[释义] 舍:放弃。为了活命,可以放弃道义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4回:“临难苟免,贪生舍义,在国为乱臣,即在家为逆子,此知孝而不知忠之弊也。”
[拼音] tì páo zhī yì
[释义] 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
[出处] 唐·高适《咏史》诗:“尚有绨袍赠,应念范叔寒。”
[拼音] wàng qíng fù yì
[释义]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情义,做出对不起他的事。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3回:“后来宝玉明白了,旧病复发,常时哭想,并非忘情负义之徒。”
[拼音] wēi yán jīng yì
[释义] 微:精深;微言:精深微秒的言辞。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出处] 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越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拼音] gū wén zhī yì
[释义] 指零碎的文字材料。
[出处] 清·龚自珍《〈春秋决事比〉自序》:“斯时通古今者起,以世运如是其殊科,王与霸如是其殊统;考之孤文只义之仅存,而得之乎出没隐显之间;……竹帛烂,师友断,疑信半;为立德、适道、达权之君子,若此其难也。”
[拼音] yì yì shēn cháng
[释义] 意思含畜深远,耐人寻味。同“意味深长”。
[出处] 巴金《旅途随笔·别》:“这些简单而意义深长的话我还能够了解。”
[拼音] qīng shēn xùn yì
[释义] 谓轻视生命而为正义事业牺牲。
[出处] 晋·杜预《女记》:“当时闻之,人无勇怯,莫不强胆增气,轻身殉义,攮袂高谈称羡。”
[拼音] qīng shēn zhòng yì
[释义] 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
[出处]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
[拼音] qīng shēng zhòng yì
[释义] 见“轻身重义”。
[出处] 《晋书·周访传》:“朝闻夕改,轻生重义,徇国之躯,可谓志节之士也。”
[拼音] qiú shēng hài yì
[释义] 为保全性命而伤害道义
[出处] 《晋书·孝愍帝纪》:“故其民有见危以授命,而不求生以害义,又况可奋臂大呼,聚之以干纪作乱乎。”
[拼音] tān cái wú yì
[释义] 义:道义。贪图钱财,不讲道义
[出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十娘因见鸨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
[拼音] tān cái jiàn yì
[释义] 贱:轻视;义:道义。贪图钱财,轻视道义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元帝永光二年》:“今天下俗,贪财贱义,好声色,上侈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