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qīng cái zhòng yì
[释义] 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出处] 汉 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着明。”
[拼音] chéng rén qǔ yì
[释义] 仁:仁爱;义:道义;正义。指为了崇高的事业而就义。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拼音] tān lì wàng yì
[释义] 贪求财利,忘却道义。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姚滴珠避羞惹羞》:“我是此间良人家女儿,在姜秀才家为妾,大娘不容。后来连秀才贪利忘义,竟把来卖与这郑妈妈家了。”
[拼音] yǒu qíng yǒu yì
[释义] 对人有深厚感情和情义
[出处]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2回:“后来细细访问,方知果然不是拐子,倒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好人。”
[拼音] yì jié jīn lán
[释义] 结交很投合的朋友。
[出处] 《太平御览》引《吴录》:“张温英才瓖玮,拜中郎将,聘蜀与诸葛亮义结金兰之好焉。”
[拼音] bèi yù fù xìn
[释义] 指背弃道义,不守信用。
[出处] 见“背信弃义”。
[拼音] zhòng cái qīng yì
[释义] 谓看重财利而轻视道义。
[出处] 唐·韩愈《论捕贼行赏表》:“百姓小人,重财轻义,不能深达事体。”
[拼音] jū lì sī yì
[释义] 指临财不苟得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居利思义,在约思纯,有守心而无淫行。”
[拼音] bèi yù fù ēn
[释义] 指背弃道义,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德。
[出处] 《旧唐书 乔琳传》:“上以其累经重任,顿亏臣节,自受逆命,颇闻讥谐悖慢之言,背义负恩,固不可舍,命斩之。”
[拼音] rén dào zhǔ yì
[释义] 道:道义。关心人类幸福
[出处] 老舍《代语堂先生拟赴美宣传大纲》:“真要是把老渔夫或船娘都喂了海鱼,未免有悖于人道主义。”
[拼音] jiào tiáo zhǔ yì
[释义] 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出处] 毛泽东《矛盾论》:“我们的教条主义者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就是,一方面,不懂得必须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认识各别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拼音] gù míng sī yì
[释义] 顾:看;名:指人或事物的称呼;义:意义;含义。看到名称就可联想到它的含义。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昶传》:“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拼音] xiàn shí zhǔ yì
[释义]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出处] 毛泽东《论持久战》:“虽可能有张伯伦一类的迁就所谓‘既成事实’的‘现实主义’的调头出现,但主要的国际势力将变到进一步地援助中国。”
[拼音] yì zhèng cí yán
[释义] 义:道理。词:言辞。道理正当公允,严肃的措词。亦作“义正辞严”、“辞严义正”、“辞严意正”、“词严理正”、“正义严辞”。
[出处]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子玄之论,义正词严,圣人复起,弗能易矣。”
[拼音] běn běn zhǔ yì
[释义] 盲目地照搬书本或僵硬地凭上级指示办事,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作风
[出处]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本本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法也同样是最危险的,甚至可能走上反革命的道路。”
[拼音] jī huì zhǔ yì
[释义] 利用机会或情况的技巧、策略或实践,特别是很少顾及原则或最后结果
[出处]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这种空洞的唯心的政治估量和工作指导,是不是要产生机会主义错误,或者盲动主义错误呢?”
[拼音] běn wèi zhǔ yì
[释义] 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
[出处] 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六)本位主义,一切只知道为四军打算,不知道武装地方群众是红军的重要任务之一。”
[拼音] qīng cái hào yì
[释义] 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出处] 汉 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着明。”
[拼音] shēn míng dà yì
[释义] 谓识大体,顾大局。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只是要娶到家来作个媳妇,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拼音] jīng yàn zhǔ yì
[释义] 指凭自己的经验来处事的世界观
[出处] 邓小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土改与整党工作的指示》:“这种恶劣的经验主义,使我们遭受了严重的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