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ǔ guān yì duàn
[释义] 臆断:凭臆想进行判断。不依旧客观实际情况,只凭主观对事物做出判断
[拼音] zhǔ shǒu zì dào
[释义] 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
[出处] 《汉书 刑法志》:“守县官财物而即盗之。已论命复有笞罪者,皆弃市。颜师古注:“即今律所谓主守自盗者也。”
[拼音] zhǔ shèng chén liáng
[释义] 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贤臣良”。
[出处] 《北史·仲方传》:“况主圣臣良,兵强国富,陈既主昏于上,人讟于下,险无百二之固,众非九国之师,独此岛夷,而稽天讨!”
[拼音] dì zhǔ zhī yí
[释义] 见“地主之谊”。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三仙》:“未修地主之仪,忽叨盛馔,于理不当。”
[拼音] yuè yùn zhǔ fēng
[释义] 晕:日光或月光通过云层时因折射作用而形成日、月周围的光圈。月亮周围出现晕圈,则是有风的预兆
[出处] 《田家五行·杂占论月》:“月晕主风,何方有阙,即此方风来。”
[拼音] gōng liè zhèn zhǔ
[释义] 功:功劳,功勋;震:震动、威震;主:君主。指臣下功劳太大,使君主受到震动而心有疑虑
[出处] 宋·李觏《袁州州学记》:“功烈震主者,闻命而释兵。”
[拼音] tuī dōng zhǔ xī
[释义] 犹言推三阻四。
[出处] 元·郑廷玉《后庭花》第四折:“你休推东主西,可甚么‘三从四德’,那些个‘家有贤妻’。”
[拼音] wén dú zhǔ yì
[释义] 一种官僚主义作风。不下基层搞调查而在办公室签发文件,想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拼音] zhǔ yōu chén rǔ
[释义] 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出处] 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拼音] wō tíng zhǔ rén
[释义] 藏匿盗匪、赃物的人或人家。
[出处] 宋洪迈《夷坚癸志 李五郎》:“为盗有求不惬,诬为窝停主人,诉于郡,不见察,故陷党中。”
[拼音] rù tiě zhǔ bù
[释义] 比喻有才能有经验的官员。
[出处] 《北齐书·许淳传》:“淳清识敏速,达于从政,任司徒主簿,以能判断,见之时人,号为入铁主簿。”
[拼音] xī kè duó zhǔ
[释义] 客人占了主人的地位,或外来的、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有的、主要的事物的地位。
[拼音] é wai zhǔ shì
[释义] 明清时为各部司员的低级官吏。一般由没有考中庶吉士的进士充任,也可以由皇帝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