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ōng sī liǎng lì
[释义] 见“公私两济”。
[出处] 《文献通考·征榷四》:“惟有于耍闹坊场之地,听民酝造,纳税之后,从便酤卖,实为公私两利。”
[拼音] liǎng tóu dān xīn
[释义] 指人心挂两头,不能平静
[拼音] liǎng hǔ gòng dòu
[释义] 斗:争斗。比喻两个强者互相搏斗
[出处] 西汉·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拼音] liǎng gǔ xiāng fú
[释义] 两个瞎子互相搀扶。比喻彼此都得不到帮助。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两瞽相扶,不伤墙木,不陷井穽,则其幸也。”
[拼音] méi jīn méi liǎng
[释义] 没有大小、份量。指人做事不分轻重
[拼音] sān jiē liǎng shì
[释义] 泛称各街市。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终日只是三街两市,和着酒肉朋友串哄。”
[拼音] niān jīn bō liǎng
[释义] 犹言斤斤计较。
[出处] 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一折:“也不索昼夜思量心内想,也不索拈斤播两显耀我这英雄猛将。”
[拼音] rén qín liǎng wáng
[释义] 见“人琴俱亡”。
[出处] 唐·张说《为人作祭弟文》:“予羸老矣,伤心几何。人琴两亡,命也命也。”
[拼音] sān jiǎo liǎng bù
[释义] ①形容走得快。②谓走不多远。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太太三脚两步,走进房间。表老爷周大权,押着行李也就来了。还有跟来的丫头,忙着替太太找梳头家伙,又找盆打洗脸水。”
[拼音] xīn guà liǎng tóu
[释义] 指人操心两头的事情
[出处] 元·高明《琵琶记·再报佳期》:“媒婆,我去也不妨,只是一心挂两头,如何是好。”
[拼音] bò liǎng fēn xīng
[释义] 指很小的重量都分辨得清清楚楚。比喻准确清楚。两,较小的重量单位;
[出处]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只我问他个擘两分星,说一段从头的至尾。”
[拼音] fēn sān bié liǎng
[释义] 同“分星擘两”。
[出处] 老舍《牛天赐传》二十:“更使他惭愧的是,他分三别两,谁的是谁的。”
[拼音] jìn tuì liǎng duān
[释义] 进退两难,迟疑不决。
[出处] 唐·张鷟《朝野佥载·张鷟》:“首鼠之士,进退两端。”
[拼音] yī shēn liǎng tóu
[释义] 一个人同时有两个主张。比喻无所适从。
[出处] 汉 焦延寿《易林》卷八:“一身两头,近适二家,乱不可治。”
[拼音] liǎng bìn rú shuāng
[释义] 鬓:鬓角的头发。两边的鬓发白如霜雪。
[出处] 宋 刘辰翁《西江月 新秋写兴》词:“不觉新凉似火,相思两鬓如霜。”
[拼音] liǎng tóu sān miàn
[释义] 同“两头白面”。
[出处]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若是我,两三番,将他留恋,教人道后尧婆两头三面。”
[拼音] liǎng tóu sān xù
[释义] 形容心意烦乱。
[出处]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都则道百媚千娇,送的人四分五落,两头三绪。”
[拼音] liǎng miàn èr shé
[释义] 比喻在两方面挑拔。
[出处] 宋 司马光《涑水家仪》:“凡女仆两面二舌、虚饰迭谗者逐之。”
[拼音] tán jīn gū liǎng
[释义] 形容掂量轻重。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言真道假、弹斤估两的在日光中烜耀。惹得一市人都来观看,不住声的有人喝采。”
[拼音] sān tóu liǎng xù
[释义] 形容事务繁杂,不易弄清头绪。
[出处] 宋 朱熹《答张敬夫书》:“则不免将一个心把捉另一个心,外面未有一事时,里面已是三头两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