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iū kuī qì jiǎ
[释义] 盔:作战时用的金属防护帽;甲:作战时穿的金属防护衣。为了逃命;把盔和甲都丢掉了。形容打败仗时逃命的狼狈情形。
[出处]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在办公室里被各种意外情况搞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样子。”
[拼音] diū sān là sì
[释义] 丢掉这些;又遗漏那些。形容马虎健忘;顾此失彼。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拼音] diū kuī xiè jiǎ
[释义] 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出处] 元 孔学诗《东窗事犯》第一折:“唬得禁军八百万丢盔卸甲。”
[拼音] diū rén xiàn yǎn
[释义] 丢脸,出丑
[出处] 杨朔《春子姑娘》:“你看我弄的婆家婆家不要,娘家娘家讨厌,丢人现眼的,哪有脸见她!”
[拼音] diu1 sān wàng sì
[释义] 见“丢三落四”。
[出处] 《红楼梦》第七二回:“我如今竟糊涂了!丢三忘四,惹人抱怨,竟不大像先了。”
[拼音] diū méi diū yǎn
[释义] 用目光挑逗传情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那太素是个十八九岁的人,晓得吴氏这些行径,也自丢眉丢眼来挑吴氏。”
[拼音] huī bù liū diū
[释义] 灰色,形容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难堪,情绪低落
[出处] 张平《抉择》:“那一团团灰不溜丢的东西,就是曾让自己怎么也看不够,怎么也丢不下的织机和车床吗?”
[拼音] diū jū bǎo shuài
[释义] 象棋比赛的战术。比喻牺牲比较重要的东西保护最重要的
[出处] 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2章:“危难之时,丢卒保车,丢车保帅。”
[拼音] chī féi diū shòu
[释义] 比喻专做占便宜的事
[出处] 向春《煤城激浪》:“你背着我,吃肥丢瘦。”
[拼音] diū méi nòng sè
[释义] 做眉眼
[出处] 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二折:“我才说道恕生面少拜识,他做多少丢眉弄色。”
[拼音] diū zú bǎo jū
[释义] 本是象棋术语。后比喻丢掉次要的,保住主要的。
[出处] 京剧《龙江颂》第一场:“为了堵江救旱,我们是会损失一些,这照我们下棋的说法,就叫做‘丢卒保车’。”
[拼音] diū hún shī pò
[释义] 形容非常惊慌,没头脑,无主见
[出处] 俞林《在太行山上》:“小范首先从树丛后面猛跳出来,那家伙吓得丢魂失魄,尖叫一声,返身就跑。”
[拼音] diū xīn luò yì
[释义] 放心
[出处] 沙汀《淘金经》:“表婶婶显出一副丢心落意的神情。”
[拼音] diu1 sān lā sì
[释义] 见“丢三落四”。
[出处] 刘白羽《一个温暖的雪夜》:“老是这样死活不顾,老是这样丢三拉四,这毛病什么时候能改改!”
[拼音] diū xīn luò cháng
[释义] 放心
[拼音] diu1 kuī pāo jiǎ
[释义] 见“丢盔卸甲”。
[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拼音] diu1 hún diu1 pò
[释义] 见“丢魂失魄”。
[出处] 马烽、西戎《吕梁英雄传》第十九回:“有一个狼扑上来,爪子搭在了他的身上,正吓得他丢魂丢魄的时候,山上过来一群锄地的,才把狼赶走。”
[拼音] diū kuī liào jiǎ
[释义] 丢:抛;盔:作战用的金属帽;甲:作战用的金属防护衣。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四章:“许多人丢盔撂甲,矿帽不时碰落在煤堆中,慌乱得半天摸不着……”
[拼音] diu1 hún sàng dǎn
[释义] 形容非常惊慌。
[出处] 张希平《雁翎队》:“伪军见我们登上船,吓得丢魂丧胆。”
[拼音] pò làn liú diū
[释义] 破烂不堪的样子。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当驾官即开了,捧出丹盘来看,果然是件破烂流丢一口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