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huā jǐn shì jiè
[释义] 指繁华之地。同“花花世界”。
[出处] 《警世通言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到永乐爷从北平起兵靖难,迁于燕都,是为北京。只因这一迁,把个苦寒地面,变作花锦世界。”
[拼音] jǔ shì hún zhuó
[释义]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出处] 战国楚·屈原《离骚》:“世混浊而不分兮。”
[拼音] jiǎo shì lì sú
[释义] 矫世:纠正世风。励:鼓励。改变颓废的世风,鼓励淳厚的民俗。
[出处] 宋·王禹偁《四皓庙碑》:“远害全身,矫世励俗。清泉洗耳,紫芝充腹。”
[拼音] jīng shì zhèn sú
[释义] 见“惊世骇俗”。
[出处] 宋·王安石《余姚县海塘记》:“今世吏者,其愚也固不知所为,而其所谓能者,务出奇为声威,以惊世震俗。”
[拼音] wéi shì jué sú
[释义] 同“违时绝俗”。
[出处] 宋·陈师道《上苏公书》:“谢公江海之士,违世绝俗乃其常耳。”
[拼音] lì shì mó dùn
[释义] 见“砺世磨钝”。
[出处] 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主之名器爵深,所以砺世摩钝者废矣。”
[拼音] wéi shì yì sú
[释义] 同“违时绝俗”。
[出处] 《宣和书谱·宣召纪》:“米芾性好洁,世号‘水淫’,违世异俗,每与物迕,人又名米颠。”
[拼音] miǎo rú kuàng shì
[释义] 仿佛隔了久远的年代
[出处] 清 冯桂芬《致李伯相书》:“距今只二十余年,惟以工员四散,军兴多故,遂邈如旷世,知之者绝少。”
[拼音] méi shì bù yú
[释义] 终身不变。
[出处] 郭沫若《历史人物·鲁迅与王国维》:“一直到鲁迅的病殁,蔡元培是尽了没世不渝的友谊的。”
[拼音] méi shì wú chēng
[释义] 死后名声不能为人所颂扬。指死后没有名声,不为人所知。亦作“没世无闻”。
[出处]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白驹过隙,没世无称,可为寒心刻骨也。”
[拼音] wàn shì bù xiǔ
[释义] 朽:腐烂。千秋万代永垂不朽
[出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4回:“宫保若能行此上策……功垂竹帛,万世不朽!”
[拼音] nián yān shì yuǎn
[释义] 谓年代久远。
[出处] 清·戴名世《序》:“然而年湮世远,师传歇绝。”
[拼音] qí liáng shì jiè
[释义] 齐、梁:南北朝时的两个王朝,政治腐败。比喻国家衰弱混乱
[出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8回:“本朝若不是永乐振作一番,信着建文软弱,久已弄成个齐梁世界了。”
[拼音] qióng nián mò shì
[释义] 没世:一辈子。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
[出处] 宋·秦观《任臣下》:“必有大节而无小过者然后得为谏诤之臣,则穷年没世不可得其人矣。”
[拼音] wàn shì zhī yè
[释义] 传之万世的不朽功业
[出处] 汉·贾谊《过秦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拼音] shí shì dān chuán
[释义] 连续十代独子相传。形容极其宝贵。
[出处] 鲁迅《呐喊·药》:“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
[拼音] shì qíng rú zhǐ
[释义] 世情:世态人情。社会上人情像纸一样薄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世情如纸,只有锦上添花,谁肯雪中送炭。”
[拼音] xī shì qí bǎo
[释义] 世上极稀罕极难得的珍宝
[出处]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此剑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带之有威,用之无敌,真希世奇宝。”
[拼音] zuò rén zuò shì
[释义] 指在社会上立身行事。
[出处] 欧阳山《三家巷》二四:“咱俩都快要走进社会——做人做世了,你怎么还只管任性胡来呢!”又《苦斗》六一:“咱们来到这震南农场,原来不是想跟它做人做世,厮守一辈了的。”
[拼音] wén zhāng gài shì
[释义] 盖世:超过世人。指文章好得无与伦比,谁都赶不上。
[出处]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苏琼善词》:“韩愈文章盖世,谢安性情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