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ù duàn rú dài
[释义] 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出处] 《新唐书 韩愈传赞》:“自晋汔隋,老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
[拼音] bù bù rén jiǎo
[释义] 不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不因循守旧。
[出处] 明 李贽《又与从吾》:“苏长公片言只字与金玉同声,虽千古未见其比,则以其胸中绝无俗气,下笔不作寻常语,不步人脚故耳。”
[拼音] bù fēn yù shí
[释义] 指无有区别,同归于尽。参见“玉石俱焚”。
[出处] 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二:“向非君侯来,合郡士民当不分玉石矣。”
[拼音] bù gǔ bù lóng
[释义] 意为不故作痴呆,不装聋作哑,就不能当好阿公阿婆。形容长辈要宽宏大
[出处] 语出《太平御览》卷四九六引《慎子》逸文:“谚云: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
[拼音] xì bù róng fà
[释义] 容:容受;发:头发。比喻十分细小
[出处] 《晋书·卫瓘传》:“焕若星陈,郁若云布。其大径寻,细不容发。”
[拼音] wěi bù wàng qǐ
[释义] 痿:肢体萎弱。肢体萎弱的人不忘起行。比喻意志坚强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韩信列传》:“仆之思归,如痿人不忘起,盲者不忘视也。”
[拼音] guì bù zhào jiāo
[释义] 见“贵不期骄”。
[出处] 唐·杜牧《岐阳公主墓志铭》:“贵不召骄,富不期移,是此四者,倏相首尾。”
[拼音] gài bù yóu jǐ
[释义] 盖:承上文申说理由和原因;由:听命,顺从。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出处] 元·无名氏《谢金吾》:“上命差遣,盖不由己。”
[拼音] háo máo bù fàn
[释义] 毫:细毛。一丝一毫也不侵占。形容非常廉洁或守纪律。
[出处] 晋·常璩《华阳国志·广汉士女》:“纯独清廉,毫毛不犯,夷汉歌叹,表闻三司。”又《南中志·宁州》:“广汉郑纯,独尚清廉,毫毛不犯,夷汉歌咏,表荐无数。”
[拼音] hú bù èr xióng
[释义] 喻两雄不可并存。
[出处] 《淮南子·说林训》:“日月不并出,狐不二雄,神友不匹,锰库不群,鸷鸟不双。”
[拼音] hù wán bù quān
[释义] 犹言顽固不化。
[出处] 《明史·广西土司传二·思明》:“帝曰:‘蛮人怙顽不悛,终必取祸,姑待之。’”
[拼音] hù zhōng bù huǐ
[释义] 见“怙终不悛”。
[出处]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御史中丞李定言:知湖州苏轼……怙终不悔,狂悖之语日闻。”
[拼音] huǐ bù wēi shēn
[释义] 见“毁不灭性”。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丧不虑居,毁不危身。”
[拼音] hún bù fù tǐ
[释义] 同“魂不附体”。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这里知观正待进房,又听得本家门首锣响……惊得魂不负体,掇转身望外就走。”
[拼音] huò chū bù cè
[释义] 测:估计,猜度。灾祸的产生不可揣测
[出处]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梅圣俞》:“仁宗大怒,玉音甚厉,众恐祸出不测。”
[拼音] yǒng zhě bù jù
[释义] 惧:害怕。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出处] 《论语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拼音] hè yī bù wán
[释义] 褐:粗布衣服。连粗布衣服也穿不周全。形容生活困苦。
[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邯郸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谓急矣。而君之后宫以百数,婢妾被绮穀,余梁肉,而民褐衣不完,糟糠不厌。”
[拼音] jié bù jiě yuán
[释义] 形容男女热恋,不能分开。也指两者有不可分开的缘分。
[出处] 《古诗十九首》:“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拼音] tiān bù yìn yí
[释义] 憗:愿;遗:留。天公不愿意留下这一个老人
[出处] 《南齐书·褚渊传》:“天不憗遗,奄焉甍逝,朕用震恸于厥心。”
[拼音] tǔ shǔ bù fán
[释义] 吐属:谈吐。形容谈吐出众,不同一般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三回:“开道阔达,吐属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