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gāo zhěn bù yú
[释义] 高枕:垫高枕头;虞:臆度料想。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
[出处] 唐·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戎逖弃甲而远遁,朝廷高枕不虞。”
[拼音] qīng chūn bù zài
[释义] 再:两次或第二次。青春过后就不会再来。形容青春时光宝贵
[出处] 茅盾《幻灭》:“如果她也有悲哀的时候,大概是想起青春不再。”
[拼音] suǒ fèi bù zī
[释义] 不资:资财无法计算。靡费资财无数
[出处] 《元史·泰定帝纪一》:“壬申,御史台臣言:‘廉访司莅军,非世祖旧制,贾胡鬻宝,西僧修佛事,所费不资,於国无益,并宜除罢。”
[拼音] huà bù xū chuán
[释义] 谓传言不假,与实际相符。
[出处] 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二折:“人说此人矜骄傲慢,果然话不虚传。”
[拼音] xiá bù yǎn yù
[释义] 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出处]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四卷:“惜哉仲淹,寿不永乎,非不废是,瑕不掩玉。”
[拼音] xíng bù gǒu hé
[释义] 谓做事有主见,不随便附和别人。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拼音] hú yí bù dìng
[释义] 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臣为将军决一死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
[拼音] xiāng huǒ bù duàn
[释义] 香火:香烛,香和灯火。信神者或祭祀者点燃供奉的香烛不会断绝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总之,无论怎样,我一定还你个香火不断的对方就是了。”
[拼音] shén bù fù tǐ
[释义] 形容心神不定。
[出处] 元·白朴《东墙记》第一折:“早是身体不快,又遇着这等人物,教我神不附体,何时是可也。”
[拼音] yī zì bù yi
[释义] 文字精醇,一个字也不能更改。也用于指抄袭者一字不改地照抄别人的文章。
[出处] 《新唐书 文艺传中 孙逖》:“而逖尤精密,张九龄视其草,欲易一字,卒不能也。”
[拼音] tuò luò bù jī
[释义] 拓落:形容性情放浪;羁:束缚。性情放浪,不受束缚
[出处] 《北史·薛安都房法寿等传论》:“法寿拓落不羁,克昌厥后。”
[拼音] nèi xǐng bù jiù
[释义] 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出处] 《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拼音] háo bù jiè huái
[释义] 毫:丝毫;介:进入。指丝毫不往心里去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2章:“对此不惟毫不介怀,且愿趁此为陛下举荐贤材,为国效力。”
[拼音] háo mài bù jī
[释义] 羁:束缚。形容人性情豪迈直爽,不受拘束
[出处] 《清史稿·文艺传·侯方域》:“(方域)性豪迈不羁,为文有奇气。”
[拼音] yī zì bù gǒu
[释义] 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6卷:“杜子美改罢长吟,一字不苟。”
[拼音] jiàn bù kě zhǎng
[释义] 指刚露头的不好事物不能容许其发展滋长
[出处] 宋 周密《齐东野语 孝宗圣政》:“韩玉曾任卿监,理当靖共,乃敢伏阙妄有陈诉,鼓惑众听,渐不可长,可送谭州居住。”
[拼音] yī zì bù chā
[释义] 一个字也没有更改,与原文雷同。也指一个字也不错
[出处]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7回:“春香把香盒送与了他,把楚楚吩咐言语一字不差传与老孔。”
[拼音] lín nàn bù jǔ
[释义] 临:到;难:灾难;惧:恐惧。遇到危难,一点也不惧怕。
[出处] 《韩非子 说疑》:“夫见利不喜,上虽厚赏无以劝之,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
[拼音] lín nàn bù kǒng
[释义] 临:到;难:灾难;恐:恐惧。遇到危难,一点也不惧怕。
[出处] 《韩非子 说疑》:“夫见利不喜,上虽厚赏无以劝之,临难不恐,上虽严刑无以威之,此之谓不令之民也。”
[拼音] lín wēi bù dàn
[释义] 临:碰到,面临;惮:畏惧。遇到危难,一点也不害怕
[出处] 唐·司空图《华帅许国公德政碑》:“临危不惮,赴救远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