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èng gōng bù ē
[释义] 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
[出处] 《东观汉记·李恂》:“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
[拼音] gè bù xiāng móu
[释义] 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出处] 《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拼音] gōng bù lí pó
[释义] 老公不离开老婆。形容关系密切
[出处]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什物》:“《合纵记》剧:自古道:‘公不离婆,秤不离砣。’《梦笔生花弦索乐府》:‘水不离波,秤不离砣。’”
[拼音] gù zhí bù tōng
[释义] 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变通
[出处] 李脃人《暴风雨前》第三部分:“偏偏室里坐的恰又是那个固执不通的吴翘胡子。”
[拼音] gāo dī bù jiù
[释义] 就:成。高者无力得到,低者又不屑迁就。形容求职或婚姻上的两难处境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因此高低不就,把女儿直挨到一十八岁,尚未许人。”
[拼音] míng bù xū xíng
[释义] 虚:不真实。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出处] 《晋书·唐彬传》:“帝顾四坐曰:‘名不虚行。’”
[拼音] gù bù bù lí
[释义]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出处] 清·张履祥《与陈乾初书》:“学者凡事执一时之偶见,信一己之偏私,沾沾自得,吝不肯舍者,率因无所进步,是以故步不离耳。”
[拼音] gāo zhěn bù yú
[释义] 高枕:垫高枕头;虞:臆度料想。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
[出处] 唐·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戎逖弃甲而远遁,朝廷高枕不虞。”
[拼音] wéi dé bù zhōng
[释义] 见“为德不卒”。
[出处] 叶圣陶《乡里善人》:“唉,为德不终,我想起来非常之难过!”
[拼音] huà bù xū chuán
[释义] 谓传言不假,与实际相符。
[出处] 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二折:“人说此人矜骄傲慢,果然话不虚传。”
[拼音] hú yí bù dìng
[释义] 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臣为将军决一死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
[拼音] míng bù xū dé
[释义] 谓盛名非凭空取得。
[出处] 唐·孟綮《本事诗·高逸》:“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
[拼音] sǐ ér bù xiǔ
[释义] 指身虽死而言论、事业等长存。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谓也。’”
[拼音] sǐ bù xuán zhǒng
[释义] 旋踵:旋转足跟,即后退。比喻不畏艰险,坚决向前。亦比喻极短时间内即死去。
[出处] 《战国策 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拼音] háo bù jiè huái
[释义] 毫:丝毫;介:进入。指丝毫不往心里去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2章:“对此不惟毫不介怀,且愿趁此为陛下举荐贤材,为国效力。”
[拼音] háo mài bù jī
[释义] 羁:束缚。形容人性情豪迈直爽,不受拘束
[出处] 《清史稿·文艺传·侯方域》:“(方域)性豪迈不羁,为文有奇气。”
[拼音] sǐ bù gān xīn
[释义] 就是死了也不甘心情愿或满足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7回:“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
[拼音] píngshēngbùzuòkuīxīnshì,yèbànqiāoménbùchījīng
[释义]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出处] 鲁迅《天花的蔷薇》:“‘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
[拼音] yī wò bù qǐ
[释义] 谓一病不愈。
[出处]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自从倩女孩儿在折柳亭与王秀才送路,辞别回家,得其疾病,一卧不起。”
[拼音] jiàn bù kě zhǎng
[释义] 指刚露头的不好事物不能容许其发展滋长
[出处] 宋 周密《齐东野语 孝宗圣政》:“韩玉曾任卿监,理当靖共,乃敢伏阙妄有陈诉,鼓惑众听,渐不可长,可送谭州居住。”